发新帖  新投票  回帖  关闭侧栏
隐身或者不在线

发表时间:2024-1-17 17:08

刘勰《刘子》卷26妄瑕诗解定国臣有细短人主不以小妨大以小掩大非谓求士[原创]



达性畅情 发表在 国学问答|国学 华声论坛 https://bbs.voc.com.cn/forum-59-1.html

刘勰《刘子》卷26妄瑕诗解定国臣有细短人主不以小妨大以小掩大非谓求士

题文诗:
大道也者,混然无形,寂然无声,视之不见,

听之不闻,非可以影,响求不得,以毁誉称.

降此以往,事不双美,名不并盛.虽天地人,

三光之明,圣贤之智,犹未免訾.是故天有,

拆之象地,有裂之形,日月有谪,蚀变五星,

有悖彗妖;尧有不慈,之诽舜有,囚父之谤,

汤有放君,之称武有,杀主之讥;齐桓公有,

贪淫之目,晋文公有,不臣之声,伊尹曾有,

诬君之迹,管仲昔有,愆上之名.以夫二仪,

七耀圣不,能无亏沴;尧舜汤武,之圣不能,

免于嫌谤;桓文伊管,之贤不能,无纤瑕过.

由此观之:宇宙庸流,孰能自免,于怨谤而,

无悔吝耶?故荆岫玉,必含纤瑕,骊龙之珠,

亦有微颡,然驰光于,千里飞价,于侯王以,

小恶不足,伤其大美.今忌人之,细短忘人,

之所长以,此招贤是,画空寻迹,披水见路,

不可得也.定国之臣,亦有细短,人主所以,

不弃之者,不以小妨,大也以小,掩大也非,

求士之谓.伊尹夏之,庖厨傅说,殷之胥靡;

百里奚者,虞之亡虏;段干木也,魏之大驵.

此四于者,非下贤其,迹不免污.名不两盛,

事不俱美.昔魏文侯,问李克曰;吴起何如?

克曰起贪,而好色然,其善用兵,司马穰苴,

不能过也.乃以为将,拔秦五城,北灭燕赵,

盖起之力.魏无知荐,陈平汉王,或人谗曰:

虽美丈夫,如冠玉耳,平其未必,有可用也,

且闻盗嫂,而受金也.王乃疏平,责让无知.

无知曰臣,进策谋士,诚足以利,国耳且其,

小过岂妨,公家大务!擢为护军,平得施策.

故范增疽,发死而楚,国亡阏氏,开阵而汉,

军全也者,陈平之谋.高祖弃平,之小愆采,

六奇大谋;文侯之舍,吴起小失,取五城功.

向使二主,以其小过,弃彼良材,则魏国存,

亡不可知,汉楚雄雌,未可决也.吴起必埋,

名于贪好,陈平陷身,于贿盗矣.俗之观士,

者但见其,威仪屑屑,好行细浩,乃谓英彦;

士有大趣,不修容仪,不惜小检,谓之弃人.

是见朱橘,一子蠹固,剪树弁之;睹缛锦一,

寸点乃全,匹而燔之.齐桓深知,宁戚将任,

以政群臣,争谗之曰;宁戚卫人,去齐不远,

可使人问,之若真贤,用之未晚.公曰不然,

患其有小,恶者民人,知小恶忘,其大美此,

世所以失,天下之士.乃夜举火,爵为卿相;

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桓公可谓,善求士矣.
故仲尼见,人一善而,忘其百非;鲍叔闻人,

之一过而,终身不忘.夫子如斯,之弘鲍叔,

如斯之隘.以是观之;圣哲之量,相去远矣!

牛躅之霪,不生鲂鱮;巢幕之窠,不容鹄卵;

崇山廓泽,不辞污秽;佐世良材,不拘细行.

为之何者?量小不足,以包大形,器大也者,

无分小瑕.人之情性,皆有细短,若大略是,

虽有小过,不足为累;若大略非,虽有衡门,

小操未足,与论大谋.樊哙屠贩,之竖萧曹,

斗筲之吏,英布刑墨,之隶周勃,俳优之任,

行皆中律,质则将才.张景阳之,郢中大淫,

而威诸侯;颜浊邹之,梁父大盗,为齐勋臣.

皆有所短,然而能功,名不朽者,大略得也.

袁精目与,鲍焦立节,抗行不食,非义之食,

乃饿而死,不能立功,拯溺者由,小节不伸,

而大节屈.伯夷叔齐,冰清玉洁,义以不为,

孤竹之嗣,不食周粟,饿死首阳.杨朱全身,

养性使去,胫之一毛,以刺天下,则不为也.

若此二子,德非不茂,行非不高,亦能安治,

代紊蹈白,刃达功名,此可以为,百代熔轨,

不可能居,伊管之任.瑕不掩玉,用人不疑.


【原文】
大道混然无形,寂然无声,视之不见,听之不闻,非可以影响求,不得以毁誉称也。降此以往,则事不双美,名不并盛矣。虽天地之人,三光之明,圣贤之智,犹未免乎訾也。

故天有拆之象,地有裂之形,日月有谪蚀之变,五星有悖彗之妖;尧有不慈之诽,舜有囚父之谤,汤有放君之称,武有杀主之讥;齐桓有贪淫之目,晋文有不臣之声,伊尹有诬君之迹,管仲有愆上之名。以夫二仪七耀之圣,不能无亏沴;尧舜汤武之圣,不能免于嫌谤;桓文伊管之贤,不能无纤瑕之过。由此观之:宇宙庸流,能自免于怨谤而无悔吝耶?
是以荆岫之玉,必含纤瑕,骊龙之珠,亦有微颡,然驰光于千里,飞价于侯王者,以小恶不足以伤其大美也。今忌人之细短,忘人之所长,以此招贤,是画空而寻迹,披水而见路,不可得也。定国之臣亦有细短,人主所以不弃之者,不以小妨大也;以小掩大,非求士之谓也。

伊尹,夏之庖厨;傅说,殷之胥靡;百里奚,虞之亡虏;段干木,魏之大驵。此四于者,非下贤也,而其迹不免污也。名不两盛,事不俱美。
昔魏文侯问于李克曰:“吴起何如人也?”克对曰:“起贪而好色,然其善用兵,司马穰苴不能过也。”乃以为将,拔秦五城,北灭燕赵,盖起之力也。魏无知荐陈平于汉王,或人谗之曰:“平虽美丈夫,如冠玉耳,其中未必有可用也,且闻盗嫂而受金。”王乃疏平,让无知。无知曰:“臣进策谋之士,诚足以利国耳,且其小过岂妨公家之大务哉!”乃擢为护军,得施其策。故范增疽发死而楚国亡,阏氏开阵而汉军全者,平之谋也。高祖弃陈平之小愆,采六奇之大谋;文侯舍吴起之小失,而取五城之功。向使二主以其小过,弃彼良材,则魏国之存亡不可知,汉楚之雄雌未可决也。而吴起必埋名于贪好,陈平陷身于贿盗矣。
俗之观士者,见其威仪屑屑,好行细浩,乃谓英彦;士有大趣不修容仪,不惜小检,而谓之弃人。是见朱橘一子蠹,固剪树而弁之;睹缛锦一寸点,乃全匹而燔之。

齐桓深知宁戚,将任之以政,群臣争谗之曰:‘宁戚卫人,去齐不远,君可使人问之。若果真贤,用之未晚也。”公曰:“不然。患其有小恶者,民人知小恶忘其大美,此世所以失天下之士也。”乃夜举火而爵之,以为卿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桓公可谓善求士矣。

故仲尼见人一善,而忘其百非;鲍叔闻人一过,而终身不忘。夫子如斯之弘,鲍叔如斯之隘也。以是观之:圣哲之量,相去远矣!

牛躅之霪,不生鲂鱮;巢幕之窠,不容鹄卵;崇山廓泽,不辞污秽;佐世良材,不拘细行。何者?量小不足以包大形,器大无分小瑕也。人之情性,皆有细短,若其大略是也,虽有小过,不足以为累;若其大略非也,虽有衡门小操,未足与论大谋。
樊哙屠贩之竖,萧曹斗筲之吏,英布刑墨之隶,周勃俳优之任,其行皆中律,其质则将才也。张景阳,郢中之大淫也,而威诸侯;颜浊邹,梁父之大盗也,而为齐勋臣。此皆有所短,然而功名不朽者,大略得也。袁精目、鲍焦立节抗行,不食非义之食,乃饿而死,不能立功拯溺者,小节不伸而大节屈也。

伯夷叔齐,冰清玉洁,义以不为孤竹之嗣,不食周粟,饿死首阳。杨朱全身养性,去胫之一毛,以刺天下,则不为也。若此二子,德非不茂,行非不高,亦能安治代紊、蹈白刃而达功名乎?此可以为百代之熔轨,不可居伊管之任也。
【译文】《妄瑕》
大道无形无象,寂静无声,无法用视觉、听觉和触觉来感知,也不能用影响和赞誉来衡量。从这个意义上说,事情往往无法两全其美,名誉也不能同时达到鼎盛。即使是天地、日月、星辰和圣贤的智慧,也无法避免遭受诋毁和误解。

因此,有时天地间也会出现一些异象,比如星辰错位、彗星出现及日月谪蚀。尧帝曾被人诟病为不慈,舜帝曾被传言囚禁父亲,商汤曾被指责放逐君主,周武王也曾遭受杀戮君主的批评。齐桓公被认为是有贪图美色之相,晋文公曾被指控不臣之举,伊尹曾被指责欺君之行,管仲曾因过错而受到责备。天地、日月、星辰等圣德的存在都难以避免出现缺陷和问题;尧、舜、汤、武这些古代圣王也不能完全避免受到怀疑和诽谤;桓、文、伊、管等这些贤能之士也难免有细微的过失。由此看来:芸芸众生,谁能完全避免受到怨恨和诽谤,而不产生懊悔和遗憾呢?

因此,荆山之玉必定含有瑕疵,骊龙之珠也会有微小的缺陷。然而,它们的光芒能穿越千里,价值堪比王侯。这说明小小瑕疵并不影响它们的完美品质。如今,如果过分关注他人的缺点和不足,忘记他们的优点和长处,以此招揽贤才,就像在空中寻找脚印,在水中看见道路,是不可能实现的。定国之臣也有细微不足之处,然而君主之所以不嫌弃他们,是因他们的能力和品质足以弥补这些小缺点。仅仅因为小缺点而忽略他们的大优点,并非真正的求才之道。

伊尹曾担任夏朝的庖厨,傅说曾是在殷商傅岩筑墙之苦役,百里奚曾是春秋时期虞国的一名劳奴,身为隐士的段干木被视为魏国的一位有才能的士人。这四子并非声望地位低微之人,但他们的生平中难免有污点。名望和美誉很难在两者间达到平衡,世事往往难以做到尽善尽美。
过去,魏文侯曾问李克:“你觉得吴起怎样?”李克回答:“吴起有点贪心,但善于打仗,就连司马穰苴也比不上。”于是,魏文侯任命吴起为将领,吴起攻下秦国五座城池,北灭燕赵,都是他的功劳。魏无知向汉王推荐陈平,有人诽谤陈平说:“陈平虽然仪表堂堂,就像一顶漂亮的玉冠,但他的内心未必有什么值得重用的地方,况且听说他还和嫂子有染,接受过贿赂。”于是,汉王疏远陈平,责怪魏无知。魏无知辩解道:“我推荐的是能为国家效力的谋士,他的小过错并不影响大局。”汉王醒悟,重新重用陈平,陈平献策有功,帮助汉军取得战争胜利。范增因病去世后,楚国灭亡;阏氏在战争中献阵,帮助汉军取得胜利。这都是陈平的谋划。高祖刘邦忽略陈平的小过失,采纳了他的六奇之谋;魏文侯也忽略吴起的小过失,取得了五城之功。如果当时两位国君因为这些小过失而放弃这些优秀的人才,那么魏国存亡和汉楚两国胜负都将受到影响。吴起可能会被埋没在贪心好色之中,陈平可能身陷贿赂和盗窃的困境。
人们往往认为那些注重威仪、琐碎细节的人是英杰;对于那些不注重外表、不拘小节的人,则认为他们是被抛弃的人。就像看到树上有一个坏果子,把整棵树都剪掉;看到一寸有瑕疵的锦缎,把整匹布都烧掉。

古时齐桓公深知宁戚的才能,想任用他主持政务。然而,一些大臣却争相诽谤宁戚说:“宁戚是卫国人,离齐国不远,您可以派人去打听一下。如果他真的有才华,再任用也不迟。”齐桓公回答:“不是这样的。担忧他有一些小缺点的人,往往忽略了他的大优点。这就是为什么世人失去了许多杰出的人才。”于是,齐桓公连夜举行庆典,封宁戚为卿相。在他的领导下,齐国九次召集诸侯会盟,最终实现了国家的统一和强盛。齐桓公可谓是善于寻求和任用人才的典范。

因此,孔子看到别人的优点,就会忽略他们的缺点;而鲍叔牙听到别人的过失,却会终身牢记。孔子的胸怀如此宽广,而鲍叔牙的胸怀却如此狭隘。由此可以看出:圣哲的度量与普通人的度量相差甚远!

牛躅在多雨的环境中生长,但周遭不会生长鲂鱮这样的鱼;巢幕之窠也不允许鹄这一种鸟卵的生存;崇山廓泽(崇山和泽水皆为广阔之地)不会嫌弃污秽的事物存在;辅佐世道的良材不拘泥于细小的行为。为何?因为气量狭小的人不足以容纳广大的形象,器量大的人不会在乎细小的瑕疵。人的性情,都有些缺点,如果大体是好的,即使有小过错,也不值得为此担忧;如果大体有问题,即使有些小操守,不足以参与大谋。
樊哙原本是个屠夫,萧何、曹参是小吏,英布是受过刑的囚犯,周勃是个戏子,他们行为都符合法律规定,本质上却是将才。张景阳是郢中一大恶霸,却能威慑诸侯;颜浊邹是梁父大盗,却成为了齐国的功臣。他们都有不足之处,名声功绩却能流传千古,这是因为他们的大方向把握得很好。袁精目、鲍焦坚贞气节,不食用违背道义的食物,结果饿死。但他们无法挽救危难,因其过分关注小节忽略了大节。
伯夷和叔齐,品行高尚,冰清玉洁,为坚守道义,不愿继承孤竹国的王位,不食用
周朝粮食,终饿死在首阳山。杨朱主张全真保性,不损一毫毛发来告诫天下,但他不会这样做。像这两位先贤,德行并非不高尚,品行并非不崇高,但他们是否能够治理乱世、踏过刀山火海来实现功名?这种品德可作千秋万代的楷模,却不能承担像伊尹、管仲这样的重任。

隐身或者不在线

回复时间:2024-1-19 10:59
谢谢分享!




----------------------------------------------

佑天佑地佑人 送福送禄送寿
看经典美图到三晋!



隐身或者不在线

回复时间:2024-1-19 10:59
谢谢分享!




----------------------------------------------

佑天佑地佑人 送福送禄送寿
看经典美图到三晋!



发新帖 新投票
 回帖
查看积分策略说明快速回复主题
你的用户名: 密码:   免费注册(只要30秒)


使用个人签名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贴文发布前,请确认贴文内容完全由您个人创作或您得到了版权所有者的授权。版权声明
   



Processed in 0.023897 s, 8 q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