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帖  新投票  回帖  关闭侧栏
隐身或者不在线

发表时间:2024-2-26 17:37

《昌言》卷4德教1德敎君常刑罰爲佐禮義爲宗典籍爲本权变一时法明易知敎約易從人主至公



达性畅情 发表在 国学问答|国学 华声论坛 https://bbs.voc.com.cn/forum-59-1.html

仲长统《昌言》卷4德教篇诗解1德敎君常刑罰爲佐禮義爲宗典籍爲本权变一时法明易知敎約易從人主至公躬行用贤

题文诗:

德敎者人,君之常任,而刑罰爲,之佐助焉.

古之聖帝,明王所以,能親百姓,能訓五品,

和萬邦蕃,黎民能召,天地之嘉,應降鬼神,

之吉靈者,寔德是爲,而非刑之,攸致至於,

革命之期,運非征伐,用兵則不,能定其業;

姦宄之成,羣非嚴刑,峻法則不,能破其黨.

時勢不同,所用之數,亦宜異也.敎化乃以,

禮義爲宗,禮義则以,典籍爲本.常道行於,

百世權宜,用於一時.高辛已往,則聞其人,

不見其書;唐虞夏殷,則見其書,不詳其事;

周氏已來,載籍具矣,所不可得,而易者也.

故制不足,則引之無,所至而禮,無等則用,

之不可依;法無常網,羅當道路;敎不明士,

民無所信.引無所至,難以致治;用不可依,

無所取正;羅網當道,不可得避;士民無所,

信則其志,不知所定,非治理道.誠令方來,

之作禮簡,易用儀省,而易行法,明而易知,

敎約易從.篇章旣著,勿復刋剟;儀故旣定,

勿復變易.而人主臨,之以至公,行以至仁,

壹德恆久,先用己身;又使通治,亂大體者,

總綱紀而,爲之輔佐;任知稼穡,之艱難者,

親民事而,布其惠利;政不分於,外戚之家,

權不入於,官豎之門,下無侵民,吏京師無,

佞邪臣則,天神可降,地祇可岀.大治後有,

易亂民者,安寧無故,邪心起也;大亂後有,

易治勢者,創艾禍災,樂生全也.刑繁而亂,

益甚者由,法難勝避,苟免無耻;敎興而罰,

罕用者由,仁義相厲,廉耻成也.任循吏於,

大亂之會,其必有恃,仁恩之敗;用酷吏於,

淸治之世,必有殺良,民之殘此,其大數也.
我有公心,則士民不,敢念其私;我有平心,

則士民不,敢行其險;我有儉心,士民不敢,

放其奢矣.此躬行之,所徵者也.開道塗焉,

起隄防焉,舍我塗而,不由而踰,隄防橫行,

逆我政者.誥之而知,罪可使悔,過於後矣;

誥之而不,知罪明刑,之所取也.敎有道而,

禁不義而,身以先之,令德者也;身不能先,

聰略能行,之嚴明者;忠仁爲上,勤以守之,

其成雖遲,君子之德.譎詐以御,其下欺民,

而取其心,雖有立成,之功至德,之所不貴.

【原文】德敎

德敎者,人君之常任也,而刑罰爲之佐助焉。古之聖帝明王,所以能親百姓、訓五品、和萬邦、蕃黎民、召天地之嘉應、降鬼神之吉靈者,寔德是爲,而非刑之攸致也。至於革命之期運,非征伐用兵,則不能定其業;姦宄之成羣,非嚴刑峻法,則不能破其黨。時勢不同,所用之數亦宜異也。敎化以禮義爲宗,禮義以典籍爲本。常道行於百世,權宜用於一時。[高辛已往,則聞其人,不見其書;唐、虞、夏、殷,則見其書,不詳其事;周氏已來,載籍具矣](「高辛」已下二十三字從《意林》補),所不可得而易者也。故制不足,則引之無所至;禮無等,則用之不可依;法無常,則網羅當道路;敎不明,則士民無所信。引之無所至,則難以致治;用之不可依,則無所取正;羅網當道路,則不可得而避;士民無所信,則其志不知所定,非治理之道也。

  誠令方來之作,禮簡而易用,儀省而易行,法明而易知,敎約而易從。篇章旣著,勿復刋剟;儀故旣定,勿復變易。而人主臨之以至公,行之以至仁,(本作「忠仁」,依《文選》庾亮《讓中書令表》注改)壹德於恆久,先之用己身;又使通治亂之大體者,總綱紀而爲輔佐;知稼穡之艱難者,親民事而布惠利;政不分於外戚之家,權不入於官豎之門,下無侵民之吏,京師無佞邪之臣,則天神可降,地祇可岀。

【译文】

以仁德来感化人民,是君主不变的责任,而刑罚只是德教的辅助而己。古时的圣明帝王,之所以能够亲近百姓,教导人民通晓仁、义、礼、智、信,使天下和谐、百姓繁衍,并感召来天地的祥瑞,使鬼神都赐予吉祥灵验,这些都是真实的德行所致,并不是刑罚所实现的。至于遇到顺应天命实施变革的特殊时机,如果不兴兵讨伐,就没有办法奠定国家大业;奸邪作恶的人成群,如果不用严峻的刑法,就不能摧破其成群结伙的集团。时势不同,所用的方法也应该不同。教育感化是以礼义为主,礼义是以经典古籍为根本。不变的常理通行于世世代代,暂时适宜的方法只能用于一一时,这二者是不可以相互替代的。如果制度不周全,则征引典章不会得当。礼仪没有等级差别,就不能作为实行的依据。法令变化不定,则法网密布,人们就会不知所措;教化不贤明,则士人和百姓都会无所信从。征引典章不恰当,就难以实现国家的政治安定清平。实行礼仪没有依据,就没有可以效法的标准。密集的法网挡在道路上,人人都无法躲避犯罪。士民无法信从教化,志向就会动摇不定。这些都不是治国之道。

如果确实能够使将来的创设,礼制简单而便于采用,仪式简洁而便于实行,法律简明而便于了解,教化简约而便于遵从,规章制度已经制定,并著作成文,就不要再删减改变,礼仪已经形成习惯,就不要再去改变,君主以公正之心治理百姓,推行忠孝仁义,并且一心一意恒常不变,并先从自身落实,还要任用通晓治国之道并且明识大体者,总揽法度纲常,作为皇帝的辅佐,任用了解耕作辛劳艰苦的人,料理民生事务,施行恩惠利益;政权不分给母亲和妻子的亲戚,权柄不交到宦官的手里;地方上没有侵害百姓的官吏,京师里没有奸佞的大臣。这样,天神能够降临保佑,地神也会现身护持。

【原文】

大治之後,有易亂之民者,安寧無故邪心起也;大亂之後,有易治之勢者,創艾禍災,樂生全也。刑繁而亂益甚者,法難勝避,苟免而無耻也;敎興而罰罕用者,仁義相厲,廉耻成也。任循吏於大亂之會,必有恃仁恩之敗;用酷吏於淸治之世,必有殺良民之殘。此其大數也。

  我有公心焉,則士民不敢念其私矣;我有平心焉,則士民不敢行其險矣;我有儉心焉,則士民不敢放其奢矣。此躬行之所徵者也。開道塗焉,起隄防焉,舍我塗而不由,踰隄防而橫行,逆我政者也。誥之而知罪,可使悔過於後矣;誥之而不知罪,明刑之所取者也。敎有道,禁不義,而身以先之,令德者也;身不能先,而聰略能行之,嚴明者也;忠仁爲上,勤以守之,其成雖遲,君子之德也。譎詐以御其下,欺其民而取其心,雖有立成之功,至德之所不貴也。(《羣書治要》卷四十五)

【译文】


长治久安之后,会有作乱的百姓,这是因为安定太平没有动荡,人们就会萌生邪恶之心。大乱之后,有容易治理的趋势,这是因为百姓饱受灾祸的伤害,渴望保全生命。刑罚繁多但混乱却更加严重,是因为法网太密,不胜躲避,于是人们就会苟且地免于受罚,而不再有羞耻之心。教化兴而罕用刑罚,是因为以仁义相激励,人们的廉耻之心就产生出来了。在动荡混乱的时期任用守法循理的官吏,必定会有恃仗施行仁厚恩德而产生的危害;在清平安定的时期任用滥用酷刑的官吏,必定会有残杀良民的暴行。这是自然的趋势。

君主自己有大公之心,则士人和百姓就不敢顾念-己一家之私。 君主自己有平正之心,则士人和百姓就不敢行冒险的事。君主自己有节俭之心,则士人和百姓就不敢存奢侈的心。这是亲身实行做出表率的明证。推行道德教化是开辟道路,使用刑罚是修筑堤坝。舍弃我开辟的道路而不走,翻越我设的堤防而胡作非为,都是乱政之民。告诫了能知罪,可使他们悔罪而从此遏制自己;告诫了以后仍不悔罪,就拿出严明的刑罚整治他们。教育人讲求道德,禁止不义之行,自己能率先垂范,是有美德的人;自己不能率先垂范,而聪明谋略能明正法令,是严明的人。以忠孝仁义为上,勤加守护不失,成效虽慢,是君子的美德。用狡诈的心管理属下,欺骗百姓来取得民心,虽然有快速成就的功绩,真正道德圆满的人是不看重的。

隐身或者不在线

回复时间:2024-2-28 07:49
谢谢分享!




----------------------------------------------

佑天佑地佑人 送福送禄送寿
看经典美图到三晋!



隐身或者不在线

回复时间:2024-2-28 07:50
谢谢分享!




----------------------------------------------

佑天佑地佑人 送福送禄送寿
看经典美图到三晋!



发新帖 新投票
 回帖
查看积分策略说明快速回复主题
你的用户名: 密码:   免费注册(只要30秒)


使用个人签名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贴文发布前,请确认贴文内容完全由您个人创作或您得到了版权所有者的授权。版权声明
   



Processed in 0.026530 s, 8 q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