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帖  新投票  回帖  关闭侧栏
隐身或者不在线

发表时间:2024-4-7 17:26

《葬书》1葬乘生气反气纳骨荫生聚使不散行使有止风水得水为上葬山之法势为难形次之



达性畅情 发表在 国学问答|国学 华声论坛 https://bbs.voc.com.cn/forum-59-1.html

郭璞《葬书》诗解1葬乘生气反气纳骨荫生聚使不散行使有止风水得水为上藏风次之葬山之法势为难形次之

题文诗:
葬者藏也,乘生气也.阳阳之气,噫而为风,

升而为云,降而为雨,行乎地中,谓之生气.

生气行乎,地中发而,生乎万物.人也者受,

体于父母,本骸得气,遗体受荫.情生万物,

万物有情,情通万物.盖生者气,之聚凝结,

者而成骨,死而独留.故葬也者,反气纳骨,

以荫所生,之道经曰;气感而应,鬼福及人.

如此是以,铜山西崩,灵钟东应.木华于春,

粟芽于室,气行乎地,中其行也,因地之势.

其聚也亦,因势之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

之使有止.故谓风水.风水之法,得水为上,

藏风次之.气之盛而,流行其余,者犹有止.

虽零散而,其深者犹,有聚经曰:外气横行,

内气止行,盖此经云:浅深得乘,风水自成.

土者气之,母有土斯,有气气者,水之母有,

气斯有水.故藏于涸,燥者宜深,藏于坦夷,

宜浅经曰:土行气行,物因以生.葬山之法,

察势为难,观形次之,方又次之.千尺为势,

百尺为形.势与形顺,者吉势与,形逆者凶.

势凶形吉,百福希一.势吉形凶,祸不旋日.

千尺之势,宛委顿息,外不聚内,气散地中.

青囊经曰:不蓄之穴,腐骨之藏,上地之山,

若伏若连,其原自天.若水之波,若马之驰,

其来若奔,其止若尸,若怀万宝,而燕息也,

若具万膳,而洁斋者.若橐之鼓,若器之贮,

若龙若鸾,若腾或盘,禽伏兽蹲,若万乘尊.
【原文】

葬者,藏也,乘生气也。
【详解】所谓葬,就是藏。藏的含义是隐匿、暂避或暂息,收藏储存的意思。这里所说的藏,是与葬互联系的,专指人的藏。原意还是专指人死后的藏,即是指坟墓,即阴宅。后来演化为人生前的住宅,即阳宅。所以葬或藏包括有阴宅和阳宅两个概念。阴宅,以汉民族来说,有殡仪馆、公墓、死者纪念塔、纪念碑亭、葬塔、皇家的皇陵、民间的坟墓等。阳宅,以现代含义,应该包括有人生前生活方面和生产方面的阳宅。生活方面的有民间住宅、宗祠、公馆、官家的皇宫、办公大楼、卧室等凡属生活方面的居住或休息场所。在生产方面则有工厂、商店、车站、码头、飞机场等。群居的村落、墟镇、城市、田庄等。凡属人生前的活动场所都属于阳宅。要葬的有利,藏的适宜,就要乘生气。
【原文】

夫阴阳之气,噫而为风,升而为云,降而为雨,行乎地中,谓之生气。
【详解】所谓生气,就是阴阳气。也就是《周易》说的“太极生两仪”的两仪。这种阴阳气内外的相互斗争到一定程度,就盈而外溢,受到外在的作用而扩散就噫而成风。相互斗争到某种程度就升而为云。在上空的生气遇到了外来的冷生气,就降而为雨。所以风、云、雨都是由生气的变化而成。总的说来,在 地中发生发展变化运动的阴阳气,就称为生气。

【原文】

生气行乎地中,发而生乎万物。人受体于父母,本骸 得气,遗体受荫。

【详解】生气在地中发生、发展、变化,发出地面而生乎万物。反过来说,世界的万 物都是生气所生的,当然,人也不能例外。父母的身体是生气生的,而人子受体于父母,即是父母的生气生人子的生气。因而父母和人子的生气是同类的生气,好像是同频率的电波一样,在宇宙中是相互感应的。也就是父母生气和人子生气之间同样会相互感应。所以本骸得气,遗体受荫。所谓遗体,有两个含义,即父母本人身体死后尸体的遗体,以及父母所生人子的活遗体。死遗体受荫,必须使父母的阴宅风水乘生气,活遗体受荫,必须使人子的阳宅风水乘生气。所谓“受荫”,就是受到庇荫、保护和庇护。死遗体受荫就是尸体或骸骨保留得长久,活遗体即人子受荫是属于潜科学范畴, 涉及到尸体阴宅、活体阳宅与人子的三者关系,将在下文详解。
【原文】

盖生者,气之聚。凝结者成骨,死而独留。故葬者反 气纳骨,以荫所生之道也。经云:气感而应,鬼福及人。
【详解】生气生万物,人之所以生,就是因为生气的聚合所致。凝结的生气,就成为 人的骨骼。 这种为生气所凝结的骨骼, 直到人死了,即便皮肉腐烂, 而独留骨骼, 因此骨骼还是原来的生气。所以葬或藏,就是使外来龙脉同类的生气反纳入独留的骨骼,以资荫骨骼生气旺盛,使之庇荫骨骼同时感应遗留的人子活体,这就是 葬乘生气的道理。经书说:反气纳骨感应的生气旺盛与否,其祸福都能感应于人 子,乘得旺盛则得福,吉利。乘得不旺盛则得鬼,不吉利主凶。
【译文】

下葬就是掩藏,这是一种驾驭生气的方法。世间存在着一种阴阳之气,它们相互吞吐就会成为风,这种风上升就会成为云,下降就会成为雨,并且穿行在大地之中,这样的风就叫做生气。生气穿行在大地之中,繁育并滋生天地万物。人的形体来自于父母,本体形骸继承了父母的生气,父母馈赠的身体就会得到父母生气的荫庇。所以说世间生存着的人或物就是各种生气的聚集,凝结的生气就会成为骨骸,万物死后血肉化去,但骨骸会被单独保留下来。所以说下葬就是回返死者的生气并汇聚到死者的骨骸之中,然后让这种生气荫庇子孙后代。经书上说:死者与生者的生气相互感应就会让生者的命理发生改变,死者鬼魂的福运就会惠及到活着的人。
【原文】

是以铜山西崩,灵钟东应。木华于春,粟芽于室,气行乎地中。其行也,因地之势。其聚也,因势之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谓之风水。

【详解】所以铜山在西方崩倒了,他的生气扩散到同类生气铸造的钟,在东方也会受 到感应而鸣。树木到了春天会发新的枝芽,室内的粟到时候也会发芽,都是因为 地中生气运动变化所致。地中的生气我们用肉眼是看不见的,怎样知道它的变化呢?可以观地之势,即龙脉的行走起伏,过峡、驳换、奔腾若水之波、若马之弛的势就知道。它的积聚,就是看龙脉运动的静止。古人为了使积聚的生气不散不噫,运动变化的生气 使它静止,所采取的方法和措施,就称之谓风水。
【原文】

风水之法,得水为上,藏风次之。

【详解】扦好风水的方法,即葬法。以得水为最紧要,其次就是藏风。因为水是生气生的,所以有水就表明生气旺盛,没有水就表明生气薄弱。水源长、流量大是与生气的旺盛成正比的。因此,葬法以得水为上。所谓藏风,并不是其他风水经典和历代许多术者说的蔽外来“空气流动而成 风”的风。因为这种风是蔽避不了的,更是藏不住的。而这里所说的风是生气噫 而成的风。是生气盈而外溢,或聚气不良而扩散的生气。所以藏风的意思应该是使生气不噫,防止向四面八方扩散,即是说扦坟墓要密封,或进葬在较深的地层。阳宅要注意保温和通风设备,使住宅保持一定的温度和湿度,适合人的生活生产,就谓之藏风。由于藏的主旨是乘生气,得水则可以得到较旺盛的生气,所以,葬法以得水为上,而藏风次之。

【原文】

气之盛而流行,而其余者犹有止。虽零散而其深者犹 有聚。经曰:外气横行,内气止生,盖言此也。经曰:浅深得乘,风水自成。

【详解】得水固然为上,即使水源过长、流量过大,生气过于旺盛而外溢,还是可以使其静止,余气虽然是零散的,并在地层的深处,但也可能聚积使其不扩散。经书曰:外溢的生气(指风)到处流行,而没有外溢的内气是静止的生气。经书还说:气盛的可以浅葬,余气就要深葬,浅深乘的适宜,风水自然是好的。生气这一概念必须弄清楚,生气是阴阳二气的总称,是土生的,生气又生水,生气内在的矛盾是阴阳气的对立统一,是处在不断的发生发展运动变化之中,世界万物是在“斗争--统一--斗争”的往复过程中而产生的,它是“行乎地中”的,所以,在地中的阴阳气才称为生气。以地球来说,处在地表外的不称为生气,而称为万物。水是万物之一,为生气所生,不应称为外气。“气藏土中”,谓之生 气也不能称为内气。 本节所称的外气是以葬法而言,所谓内气,是龙气和龙虎气。所谓外气,是指堂气,龙虎外的水和隔水的万物都称为堂气,也可以称为朱 雀气。 《葬书》说,“以水为朱雀者” ,可见朱雀不是专门指水。在古代主要指朝 应水和朝应峰,在现代应当指堂前的所有事物。

【译文】

是以铜山西崩,灵钟东应。木华于春,粟芽于室,气行乎地中。其行也,因地之势,其聚也,因势之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谓之风水。
译文:所以说铜山在西边崩溃,灵钟就会在东边响应(物理学上的共振现象)。树木在春天开始繁华,米粟在温室中就会发芽,这就证明生气穿行在大地之中。在大地中穿行的生气,会受到地脉的影响而形成气势,这就是生气的聚集。处于聚集状态中的生气,又会受到其它处于聚集状态中的生气的影响并发生停止。古人就用这条原理聚集死者的生气并让它不至于飘散,然后运行死者的生气并让它在合适的情况下达到稳定,这就是所说的风水。

看风水的方法,首先要考虑是否有水的存在,避风并不是最主要的。生气过于旺盛,多出来的生气就会流溢穿行,剩下的生气就会处于相对稳定状态。天地之间的生气处于零散状态,但较为浓密的生气团会自行凝聚。经书上说:多出来的生气会到处穿行,留下来的生气会稳定并繁育新的生物,就是讲的这种情况。经书上说:恰当处理生气的深浅,就可以自然形成风水。
【原文】

土者,气之母,有土斯有气。气者,水之母,有气斯 有水。故藏于涸 (音和) 燥者宜深。 藏于坦夷者宜浅。经曰: 土行气行,物因以生。


【详解】这里说的土,是指“上浮者为天,下凝者为地”的地。是《周易》的坤。以现代话来说,就是地球的表层。以地理术术语来说,就是除水以外的龙脉。土, 是生气之母, 有土才有生气。生气是水之母。有生气才会有水。 就是说,土生生气,生气生水。生气并不是抽象的东西,而是具体的物质。所以要认识生气,只要观土察水就可以了。因此葬于涸燥缺水的地方,必定是生气稀薄,适宜葬深。而在平坦的地方,水较多,生气比较旺盛,所以要浅葬。《经书》说:土发生变化,生气也发生变化,土多质好,生气就多,质量也随之好,水也就多,质量也就好。世界万物就是因土的变化随之生气发生运动变化而产生的。(多与 好,是指生物的生长需要而言) 李定信注: 上述是《葬书》说明葬的主旨“乘生气”,并介绍了生气的概念、性能以及对阴阳宅的(人)作用,下面便是介绍葬法了。

【译文】

土壤是生气产生的根基,有土壤才会有生气。生气是水产生的根基,有生气才会有水。所以说葬于干涸燥热地方的死者适合较深的埋葬,而葬于坦荡平和地方的死者适合较浅的埋葬。经书上说:土壤的变化,生气的穿行,都是由于受到外物的影响而发生的。

【原文】

葬山之法,势为难,形次之,方又次之。夫千尺为势,百尺为形。势与形顺者,吉。势与形逆者,凶。势凶形吉, 百福希一。势吉形凶,祸不旋日。千尺之势,宛委顿息,外 无以聚内,气散于地中。经曰:不蓄之穴,腐骨之藏也。
【译文】

在山中下葬死者,看山脉气势的走向是最难的,观察墓穴附近的山形象法较容易一些,定下葬的方法就更容易一些。气势以里数计量,往往要考虑好几十里甚至更大范围的山形走向。形就是墓穴附近的山形象法,如有些山长得像乌龟之类的。形以百尺计量,往往只考虑墓穴周围几百米上千米之内的情况,并且还可以人工改造。下葬的方法则依据一些方位定向,时辰计算就可以解决问题。山脉气势与墓穴附近的山形象法相互顺应,这就一定是个好墓穴,否则就一定不会很好。山脉气势凶险但墓穴附近的山形象法很好,后代百福希少而且单一。山脉气势很好但是墓穴附近的山形象法不好,那么子孙的祸患不久就要到了。山脉气势曲折弯转但突然息闭,外围的生气就很难让墓内的生气聚集,墓穴内的生气就会散失在大地之中。经书上说:难以蓄积生气的墓穴,埋葬的就只是一具腐烂的骨骸而已。 
【详解】

葬山的方法,即阴阳宅的选址(点穴),布局、排(放)水、定吉向,其中包括格龙、乘气、消砂、纳水、开山立向、坐穴分金及规划、建筑设计等,以察势最难,其次是观形,方术即理气则比较容易。什么叫做势和形呢?势与形,统称为形势,也称为峦头。形势就称为形法,理气亦称理法。方,即理气。势是生气的发生发展运动变化的迹象,是动态。形是生气的静态,静止的现象称为形。例如为龙的奔腾,若水之波,若马之驰就属于势。朝应峰砂的尖齐高耸,方圆秀丽,穴的乳钳窝突就属于形。在本节以远方来的称为势,近处结的称 为形。凡是从远方来的动态势,与近处生气静止所结的静态的形是顺的,即是说什么来势,就应该结什么形,如来龙从天而降,生气旺盛,则形如龙腹,势与形相适应,是谓势与形顺者,主吉。凡属势与形不相适应的,例如来龙从天而降为 万马奔腾的势,而穴位明堂狭小,超蜂朝水不秀,势与形两不相适应,是谓势与形逆,则主凶。若势凶形吉,主福不多;势吉形凶,灾祸立至。由此看来,势与形要相适应,而且形比势要重要一些。如果屈曲委婉之势立即势止结穴,而明堂狭小,没有秀峰吉水,就属于外气无以聚内气,内气也就会散于地中。 这样的穴位,经书说是不蓄气的穴位,是腐骨之葬。

【原文】

上地之山,若伏若连,若原自天。若水之波,若马之驰,其来若奔,其止若尸。若怀万宝而燕息,若具万膳而洁斋。若橐之鼓,若器之贮,若龙若鸾,或腾或盘,禽伏兽蹲,若万乘之尊也。

【译文】

上好阴地的山脉气势,隐约潜伏又似乎连绵不断,这种山脉气势的源头来自于天上,这种山脉好像是水的波纹,又好像是万马奔驰,好像是来又好像是快速离去,停下来的地方就如同僵硬的尸体一样,好像怀揣万种宝物而悄悄归隐,好像具备万种美食而恭敬斋戒,好像口袋中的小鼓,好像器皿中的贮藏,好像是龙又好像是凤,要么奔跃要么盘绕。万禽俯伏而百兽盘踞,就像是指挥千军万马的将军一样。

【详解】如是上地的山,其来龙气势磅礴,却似隐伏不见,行龙好象中止,而又绵延 相连。其起祖原自天,很高很高,行龙一起一伏象水波一样,而其势如同跑马,勇往直前,在静止的时候,如同死尸,一动也不动。其过峡束气,中间如燕息的 细小。其展气起峰像怀有万宝的庞大,之玄灵活秀丽,好像具有万膳洁斋一样。总之,龙的来,要如龙鸾之玄屈曲,或弯环盘踞,或飞翔高耸。 龙的到头静止,如同禽伏兽蹲一样,像有帝王的威严。

隐身或者不在线

回复时间:2024-4-11 06:35
谢谢分享!




----------------------------------------------

佑天佑地佑人 送福送禄送寿
看经典美图到三晋!



隐身或者不在线

回复时间:2024-4-11 06:35
谢谢分享!




----------------------------------------------

佑天佑地佑人 送福送禄送寿
看经典美图到三晋!



发新帖 新投票
 回帖
查看积分策略说明快速回复主题
你的用户名: 密码:   免费注册(只要30秒)


使用个人签名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贴文发布前,请确认贴文内容完全由您个人创作或您得到了版权所有者的授权。版权声明
   



Processed in 0.025855 s, 8 q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