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帖  新投票  回帖  关闭侧栏
隐身或者不在线

发表时间:2024-4-23 17:21

陈修园《医学三字经3》9气喘10血证11水肿12胀满蛊胀[原创]



达性畅情 发表在 国学问答|国学 华声论坛 https://bbs.voc.com.cn/forum-59-1.html

陈修园《医学三字经3》9气喘10血证11水肿12胀满蛊胀
 【原文】 气喘第九
  喘促证,治分门,卤莽辈,只贞元,阴霾盛,龙雷奔,实喘者,痰饮援,葶苈饮,十枣汤。青龙辈,撤其藩,虚喘者,补而温,桂苓类,肾气论,平冲逆,泄奔豚,真武剂,治其源。金水母,主诸坤,六君子,妙难言,他标剂,忘本根。
【分段解读】
喘促症 治分门: 气急而上奔,宜分别而治之。

卤莽辈 只贞元: 贞元饮是治血虚而气无所附,以此饮济之、缓之。方中熟地、当归之润,所以济之。甘草之甘,所以缓之。常服调养之剂,非急救之剂也。今医遇元气欲脱上奔之症,每用此饮,以速其危,良可浩叹!

阴霾盛 龙雷奔: 喘症多属饮病。饮为阴邪,非离照当空,群阴焉能退避。若地黄之类,附和其阴,则阴霾冲逆肆空,饮邪滔天莫救,而龙雷之火,愈因以奔腾矣。

实喘者 痰饮援: 喘症之实者,风寒不解,有痰饮而为之援,则咳嗽甚而喘症作矣。

葶苈饮 十枣汤: 肺气实而气路闭塞为喘者,以葶苈大枣泻肺汤主之。咳嗽气喘,心下停饮,两胁满痛者,以十枣汤主之。

青龙辈 撤其藩; 此方解表,兼能利水,治内外合邪,以两撤之。

虚喘者 补而温: 虚喘气促,不能接续,脉虚细无力,温补二字宜串看。有以温为补者,有以补为温者,切不可走于贞元一路,留滞痰涎也。

桂苓类 肾气论; 仲景云∶气短有微饮者,宜从小便去之,桂苓术甘汤主之,肾气丸亦主之。

平冲逆 泄奔豚: 冲气上逆,宜小半夏加茯苓汤以降之。奔豚症初起,脐下动气,久则上逆冲心,宜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以安之。

真武剂 治其源: 经云∶其标在肺,其本在肾。真武汤为治喘之源也。
(真武汤出自《伤寒论》,药物组成为:茯苓三钱9g芍药三钱9g白术二钱6g生姜三钱9g附子炮去皮,一枚,破八片9g。具有温阳利水的功效,主治脾肾阳虚,水气内停证。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腹痛下利,或肢体浮肿,苔白不渴,脉沉;太阳病发汗过多,阳虚水泛。汗出不解,其人仍发热,心下悸,头眩,身瞤动,振振欲擗地。)

金水母 主诸坤: 肺属金而主上,肾属水而主下,虚喘为天水不交之危候,治病当求其本。须知天水一气,而位乎天水之中者,坤土也。况乎土为金母,金为水母,危笃之症,必以脾胃为主。

六君子 妙难言: 六君子汤加五味、干姜、北细辛,为治喘神剂。面肿加杏仁;面热如醉加大黄。此法时师闻之,莫不惊骇,能读《金匮》者,始知予言之不谬也。
 【原文】 血证第十
  血之道,化中焦,本冲任,中溉浇,温肌腠,外逍遥,六淫逼,经道摇,宜表散,麻芍条。七情病,溢如潮,引导法,草姜调,温摄法,理中超,凉泻法,令瘀销,赤豆散,下血标。若黄土,实翘翘,一切血,此方饶。
血之道 化中焦: 经曰∶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
【分段解读】
本冲任 中溉浇: 血之流溢,半随冲任而行于经络。

温肌腠 外逍遥: 血之流溢,半散于脉外而充肌腠皮毛。

六淫逼 经道摇: 六淫者,风、寒、暑、湿、燥、火也。经,常也。道,路也。言血所常行之路也,外邪伤之则摇动。

宜表散 麻芍条: 外伤宜表散。东垣治一人内蕴虚热,外感大寒而吐血。法仲景麻黄汤加补剂,名麻黄人参芍药汤,一服而愈。

七情病 溢如潮: 七情者,喜、怒、哀、惧、爱、恶、欲也。七情之动,出于五志。医书恒谓五脏各有火,五志激之则火动,火动则血随火而溢。然五志受伤既久,则火为虚火,宜以甘温之法治之。

引导法 草姜调: 甘草干姜汤,如神,或加五味子二钱。火盛者,加干桑皮三钱、小麦一两。时医因归脾汤有引血归脾之说,谓引血归脾即是归经。试问脾有多大,能容离经之血成斗成盆,尽返而归于内而不裂破乎?市医固无论矣,而以名医自负者,亦蹈此弊,实可痛恨!

温摄法 理中超: 理中汤,加木香、当归煎服。凡吐血服凉药及滋润益甚,外有寒冷之象者,是阳虚阴走也,必用此方。血得暖则循行经络矣。此法出《仁斋直指》。

凉泻法 令瘀销: 火势盛,脉洪有力,寒凉之剂原不可废。但今人于血症,每用藕节、黑栀、白芨、旧墨之类以止涩之,致留瘀不散,以为咳嗽虚痨之基。《金匮》泻心汤,大黄倍于芩连,为寒以行瘀法。柏叶汤治吐不止,为温以行瘀法。二方为一温一寒之对子。

赤豆散 下血标: 粪前下血为近血,《金匮》用当归赤小豆散。

若黄土 实翘翘: 粪后下血为远血,《金匮》用黄土汤。

一切血 此方饶: 黄土汤,不独粪后下血方也。凡吐血、衄血、大便血、小便血、妇人血崩及血痢久不止,可以统治之。以此方暖中宫土脏,又以寒热之品互佐之,步步合法也。五脏有血,六腑无血。观剖诸兽腹心下夹脊,包络中多血,肝内多血,心、脾、肺、肾中各有血,六腑无血。近时以吐血多者,谓为吐胃血,皆耳食昔医之误,凡吐五脏血必死。若吐血、衄血、下血,皆是经络散行之血也。

(黄土汤,出自《金匮要略》
【组成】甘草、干地黄、白术炮附子、阿胶、黄芩各三两(各9g) ,灶心土半斤(30g)。
【用法】以上七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分温二服。现代用法:水煎服。
【功效】温阳健脾,养血止血。
【主治】阳虚失血。大便下血,或吐血、衄血及妇人崩漏,血色暗淡,四肢不温,面色萎黄,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
【方解】本方证为脾阳不足,血失统摄所致。脾阳不足,失于统摄,血从上溢则吐血、衄血,下溢则便血、崩漏。阳虚则寒,血色暗淡,四肢不温,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治宜温阳健脾,养血止血。方中灶心土辛温而涩,温阳收涩止血,为君药。附子、白术温健脾阳,以复统血之权,为臣药。君臣相配,温阳止血。阿胶、生地滋阴养血,既可补出血阴伤之不足,又能止血,并可监制附子、白术之温燥之性,以防伤血;且阿胶、生地得术、附则无滋腻之弊;黄芩苦寒.能治诸失血,并降吐衄上逆之血,又可佐制君、臣药之温燥之性,以防温燥动血,具有反佐之意,共为佐药。甘草益气补中,调和药性,为使药。诸药合用,寒热并用,使温阳不伤阴,滋阴不碍阳,刚柔相济,标本兼顾。)
  

 【原文】水肿第十一
  水肿病,有阴阳,便清利,阴水殃,便短缩,阳水伤,五皮饮,元化方,阳水盛,加通防。阴水盛,加桂姜,知实肿,萝枳商,知虚肿,参术良,兼喘促,真武汤,从俗好,别低昂。五水辨,金匮详,补天手,十二方,肩斯道,勿炎凉。
【分段解读】
水肿病 有阴阳: 肿,皮肤肿大。初起目下有形如卧蚕,后渐及于一身,按之即起为水肿,按之陷而不起为气肿。景岳以即起为气,不起为水,究之气行水即行,水滞气亦滞,可以分,可以不必分也。只以阴水,阳水为分别。

便清利 阴水殃; 小便自利、口不渴属寒,名为阴水。

便短缩 阳水伤: 小便短缩、口渴属热,名为阳水。

五皮饮 元化方: 以皮治皮,不伤中气。方出华元化《中藏经》。

阳水盛 加通防: 五皮饮加木通、防己、赤小豆之类。

阴水盛 加桂姜: 五皮饮加干姜、肉桂、附子之类。

知实肿 萝枳商: 知者,真知其病情,而无两可之见。壮年肿病,骤起脉实者,加萝卜子、枳实之类。

知虚肿 参术良: 老弱病久,肿渐成,脉虚者,加人参、白术之类。

兼喘促 真武汤: 肿甚、小便不利、气喘、尺脉虚者,宜真武汤暖土行水。间用桂苓甘术汤化太阳之气,守服十余剂;继用导水茯苓汤二剂愈。今人只重加味肾气丸,而不知其补助阴气,反益水邪,不可轻服也。

从俗好 别低昂: 以上诸法,皆从俗也。然从俗中而不逾先民之矩 , 亦可以救人。

五水辨 金匮详: 病有从外感而成者,名风水。病从外感而成,其邪已渗入于皮,不在表而在里者,名皮水。病有不因于风,由三阴结而成水者,名正水。病有阴邪多而沉于下者,名石水。病有因风因水伤心郁热,名黄汗。《金匮》最详,熟读全书,自得其旨,否则卤莽误事耳。药方中精义颇详,宜细玩之。

补天手 十二方: 越婢汤、防己茯苓汤、越婢加白术汤、甘草麻黄汤、麻黄附子汤、杏子汤、蒲灰散、 芍桂酒汤、桂枝加黄 汤、桂甘姜枣麻辛附子汤、枳术汤、附方《外台》防己黄汤。

肩斯道 勿炎凉: 群言淆乱衷于圣,以斯道为己任,勿与世为浮沉,余有浓望焉。

  【原文】胀满蛊胀第十二
  胀为病,辨实虚,气骤滞,七气疏,满拒按,七物怯,胀闭痛,三物锄,若虚胀,且踌躇。中央健,四旁如,参竺典,大地舆,单腹胀,实难除,山风卦,指南车,易中旨,费居诸。
【分段解读】
胀为病 辨实虚: 胀者,胀之于内也。虚胀误攻则坏,实胀误补则增。

气骤滞 七气疏: 七气汤能疏通滞气。

满拒按 七物祛: 腹满拒按,宜《金匮》浓朴七物汤,即桂枝汤小承气汤合用,以两解表里之实邪也。

胀闭痛 三物锄: 腹满而痛,若大便实者,宜《金匮》浓朴三物汤,行气中兼荡实法,以锄其病根。

以上言实胀之治法。

若虚胀 且踌躇: 仔细诊视,勿轻下药。

中央健 四旁如: 喻嘉言云∶执中央以运四旁,千古格言。

参竺典 大地舆;

单腹胀 实难除: 四肢不肿而腹大如鼓。
山风卦 指南车
易中旨 费居诸

隐身或者不在线

回复时间:2024-4-27 14:20
谢谢分享!




----------------------------------------------

佑天佑地佑人 送福送禄送寿
看经典美图到三晋!



隐身或者不在线

回复时间:2024-4-27 14:21
谢谢分享!




----------------------------------------------

佑天佑地佑人 送福送禄送寿
看经典美图到三晋!



发新帖 新投票
 回帖
查看积分策略说明快速回复主题
你的用户名: 密码:   免费注册(只要30秒)


使用个人签名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贴文发布前,请确认贴文内容完全由您个人创作或您得到了版权所有者的授权。版权声明
   



Processed in 0.028196 s, 8 q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