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帖  新投票  回帖  关闭侧栏
隐身或者不在线

发表时间:2025-3-8 09:26

创新开放的湖南生机盎然——湖南代表团“媒体开放日”侧记



冇有 发表在 辣眼时评 华声论坛 https://bbs.voc.com.cn/forum-76-1.html

  华声在线全媒体记者 刘燕娟 孙敏坚 刘笑雪

  3月7日上午8时,距离湖南代表团第三次全体会议开始还有1个小时,会场气氛已经活跃起来。不少中外记者在媒体区架起设备,不时互相交流。

  10时30分许,代表审议发言结束后,会议进入媒体提问环节。来自52家中外媒体的117名记者争相提问、认真聆听、仔细记录。

  加快打造“三个高地”、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促进文化与科技融合、推动长株潭都市圈建设、人工智能应用发展……围绕记者们关心的问题,沈晓明、毛伟明、万步炎、李建宇、李东林、石佳等代表回应。一组组详实数据、一个个鲜活案例、一项项经验成果,写下高质量发展的生动注脚,也向世界展示了一个创新开放、生机勃勃的湖南。

  做好“加减乘除”四道算术题,持续用力打造“三个高地”

  去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南,叮嘱湖南在打造“三个高地”上持续用力,充分体现了总书记对湖南工作既一以贯之又与时俱进的思路和要求,也饱含着对湖南加快发展、奋勇争先的殷切期望。

  “过去一年,我们牢记总书记的嘱托,在打造‘三个高地’持续用力,重点是做好‘加减乘除’四道算术题。”在回答人民日报记者提问时,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沈晓明介绍,做“加法”,就是加大要素投入,推动政策、资金、人才、项目等要素向“三个高地”集聚;做“减法”,就是积极为各类经营主体松绑减负,使他们能在“三个高地”建设中大显身手;做“乘法”,就是发挥创新驱动的乘数效应,把科技创新和先进制造业、改革开放有机结合起来;做“除法”,就是通过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破除制约“三个高地”建设的堵点痛点。

  “三个高地”建设的成效还体现在一组组数据中,去年全省规模工业、高技术制造业等增长速度均在全国名列前茅;长沙全球研发中心城市建设的促进政策实施后,平均每月新增研发机构数量是政策实施前的4.4倍;在湘投资的世界500强企业达212家,对非进出口贸易规模连续5年稳居中西部省份第一……

  “三个高地”是湖南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一道必答题。湖南将保持坚如磐石的信心、只争朝夕的劲头、坚韧不拔的毅力,紧紧锚定目标任务,将重大战略发展机遇转化为高质量发展优势。

  欢迎大学生到湖南来创业,湖南愿当哺育“金种子”的土壤

  青年是希望,更是一座城市的活力源泉。去年9月,沈晓明在互联网岳麓峰会上发出邀约,欢迎全国乃至全球大学生来湖南创新创业。湖南正以开放的姿态张开双臂,与青年人才进行一场互相成就的双向奔赴。

  在回答迪拜中阿卫视记者提问时,沈晓明介绍了发出邀约的初衷,“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我国每年1200万大学毕业生多数首选找工作,只有约1%-2%选择创业之路。湖南希望改变这个局面,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来破这个局。”

  湖南的信心来自于中央的部署和自身的优势。沈晓明表示,湖南有创新创业的文化土壤;湖南产业基础较好,具备创新创业的全面技术支撑能力;湖南具有“低成本创业、高品质生活”的特点,近年来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来湖南创新创业。

  这背后,离不开湖南对创业人才的全方位支持。去年以来,省委、省政府推出了“七个一”的举措,即出台一批支持大学生创业的政策,设立一支面向大学生的创业基金,建设一批大学生创业孵化器,在高校开设一系列大学生创业课程,聘请有创业经验、有社会知名度的企业家担任创业导师,选树一批大学生创业优秀典型,打造一档创业电视节目。

  “如果把创新创业的大学生比作是‘金种子’,湖南愿意当好哺育‘金种子’的那块土壤。”沈晓明说,“我们欢迎全国各地的大学生到湖南来创业。”

  推进文化和科技融合,湖南有优势

  “悠久的历史文化、厚重的革命文化、活跃的现代文化,是湖南增强文化软实力的丰富资源和深厚基础。”这是去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南时,对湖湘文化的精辟阐述。

  在回答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记者对于湖南积极探索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有效机制、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业态的考量时,沈晓明表示,文化和科技融合是中央交给湖南的光荣任务,发展前景广阔。

  以音视频装备产业为例,随着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的蓬勃发展,音视频装备产业已经不仅仅是音响、电视、收音机、录音机、录像机,现在每一辆智能网联汽车都使用了大量摄像头、雷达、显示屏、高端音响和相应的传感器、软件和芯片等。据测算,全国音视频装备产业市场规模已达2万亿元左右。

  “科技赋能文化,不仅孕育新质生产力,还能推动文化走出去,提升中华文化的影响力和传播力。”沈晓明表示,湖南文化底蕴深厚、科教资源丰富、创新创业的氛围活跃,在广播电视、数字出版、动漫卡通、高性能计算等方面有很好的产业基础。去年,湖南文化产业营收超过3600亿元、增长近14%,增速全国领先。

  目前,湖南依托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集聚了一大批文化科技类企业,新业态、新产业、新场景潮涌不息。

  “湖南对推进文化和科技融合始终充满信心。”沈晓明说,“欢迎大家一起来干,答好这道必答题。”

  “四向”发力,彰显经济大省挑大梁作用

  去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时隔3年再次考察湖南,为新时代中部地区崛起指路引航,为湖南高质量发展把脉定向,提出了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湖南篇章的重大命题。

  一年来,湖南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哪些成效?今年将重点在哪些方面发力?新华社记者向省委副书记、省长毛伟明提问。

  向“稳”求进、向“新”提质、向“优”进阶、向“实”发力,毛伟明以“四个向”概括湖南在经济发展、科技创新、环境保护、改善民生等方面的高质量发展成果。

  注重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连续8年打响污染防治攻坚战“夏季攻势”,连续22年实施“十大重点民生实事”……毛伟明介绍,去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达5.3万亿元,规工、消费、财政等指标增速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充分体现了经济大省挑大梁的作用和地位。

  他举例说,湖南紧扣“新”字发力,培育新产业、突破新技术、打造新场景,构建了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特高压输变电装备研发制造体系,打造了完备的储能材料产业链,涌现了一批国际领先技术成果。

  毛伟明表示,今年湖南将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大力实施好内需扩量提效、产业育新培强等“七大攻坚”,以攻坚的决心姿态,高质量收官“十四五”。

  锚定打造全国重要增长极,长株潭要成为“一座城”

  湘江蜿蜒北上,依次串连起株洲、湘潭、长沙三市,三城山水相依、人文相亲、经济相融,构成禀赋天成的长株潭都市圈。

  它是中部首个、全国第4个获批的国家级都市圈,以全省13.3%的面积,创造了全省41.6%的经济总量,成为带动区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动力源。

  目前,湖南在推动长株潭都市圈建设上取得了哪些进展?未来又将在哪些方面重点突破?

  面对凤凰卫视记者的提问,毛伟明用规划一体化、产业错位化、创新协同化、服务同城化“四个化”诠释长株潭融合“密码”。

  他介绍,目前,长株潭三市集聚了全省超六成科创平台、七成高新企业、八成科研机构、九成科研成果,尤其是构建了各展所长、错位发展的产业格局:长沙以装备制造、电子信息为主建设“创新谷”,株洲以轨道交通、航空航天为主建设“动力谷”,湘潭以智能装备、钢材精深加工为主建设“智造谷”。“三谷”同向发力,携手打造了驰名中外的先进制造业,创建了享誉全国的创新示范区,布局了独一无二的城市会客厅。

  毛伟明表示,湖南将围绕“三个一”努力,即做强“一极”,协同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城市、国家级产业集群,打造全国重要增长极;建好“一厅”,高标准建设长株潭绿心中央公园,打造具有世界影响的生态绿心、彰显湖湘特色的中央客厅;融为“一城”,深化长株潭要素市场化综合配置改革,推动信息互通、标准互认、服务互享,使“好邻居”变成“一家人”,让“三个市”成为“一座城”。

  让科技创新“关键变量”成高质量发展“最大增量”

  国家超级计算长沙中心总算力全国领先,国内唯一的大飞机地面动力学试验平台成功开试,航空发动机冰风洞装置、力能实验装置,正助力航空与轨道交通产业再攀科技高峰……

  当前,湖南以强劲的科技创新动力,为发展新质生产力“蓄势赋能”。

  香港大公文汇传媒集团记者提问毛伟明,希望深入了解湖南推动科技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先发优势和未来发力点。

  近年来,湖南锚定“三个高地”战略定位,前瞻布局“4×4”现代化产业体系和“4+4科创工程”,毛伟明将其形象地概括为:“闻风而动先行一步、锲而不舍走准一步、放眼未来看好一步”。

  以抢占绿色智能计算产业新赛道为例:湖南自2022年起就超前布局了电力、算力和科创动力“三大支撑”,全省总算力突破7000PF,其中超算算力居全国第3位。依托先进算力和算法,湖南推出了“湘江1号”人形机器人。去年,全省绿色智能计算产业规模达8520亿元、增长19.2%,今年有望成为全省第7个万亿产业。

  毛伟明表示,湖南将依托“4+4科创工程”,坚持大校、大院、大产业“三大”协同,强化前端、高端、尖端“三端”攻关,聚焦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三化”方向,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价值链“多链”融合,加快建设“4×4”现代化产业体系,将科技创新的“关键变量”变为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

  勇立创新潮头,人工智能应用加速走深向实

  当前,科技创新领域热潮奔涌,人工智能应用加速走向千行百业。

  科技日报记者关注“海牛Ⅲ号”科技攻关的新进展。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海牛Ⅲ号,目前已经攻克了所有的关键核心技术,完成了设备样机的设计加工制造,即将进入实验室的调试实验阶段,计划明年开展海上实验。”湖南科技大学“海牛”科研团队负责人万步炎说,如果成功,意味着中国在世界首次实现海底地质钻探技术的全域覆盖。

  目前“海牛”科研团队共承担各类科研项目10余项,都已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万步炎介绍,除了海牛Ⅲ号外,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海底多金属硫化矿专用钻机也处于关键技术攻关和整机设计阶段,湖南省重大科技攻关揭榜挂帅项目已完成样机研制即将海试。

  从“一杯咖啡”中,感受奔涌的创新活力。“中车株洲所咖啡馆随处可见,‘一杯咖啡容万象’有什么内涵?”经济日报记者问。

  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李东林给出答案:代表的是企业开放包容、活力自信的创新范式。

  李东林解释说,“一杯咖啡”,代表了产业发展的“集聚地”,湖南株洲一个方圆5公里的小镇上,集聚了400多家企业,构筑了全国规模最大、链条最完整的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集群;代表了技术创新的“策源地”,“十四五”以来中车株洲所围绕器件、算法、材料等关键技术,研制出功率半导体芯片、永磁牵引等众多首创成果;代表了人才汇聚的“黑土地”,近三年,中车株洲所形成了一支包括300多名博士在内的万人工程师团队,“90后”技术骨干超过了6000人。

  传统企业也能做新技术的“弄潮儿”。

  “湖南钢铁集团是智能化赋能传统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探索者、实践者,更是受益者。”湖南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李建宇在回答中国日报记者关于推动企业智能化转型化问题时介绍,去年集团发布了全球首个钢铁行业大模型,目前探索了100多个应用场景,30多个场景已落地。

  信息化建设、机器人应用、钢铁大模型引入……李建宇说,集团已经实现DeepSeek本地化,并进一步升级了大模型。“每一次技术升级压力都非常大,要克服压力,不断创新,才能保证企业始终立于潮头。”

  在广阔的乡村大地,人工智能应用大有可为。

  被农民日报记者问及如何深耕民族特色产业时,“85后”代表、七绣坊苗服饰文化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石佳表示,正在组建AI技术应用部门,将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前沿科技引入茶叶培管生产、苗绣设计销售等过程,推动资源优化配置和产业转型升级,持续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隐身或者不在线

回复时间:2025-3-8 10:45
GDP5.3万亿稳居中部前列,湖南挑大梁显担当

隐身或者不在线

回复时间:2025-3-8 10:46
创新谷+动力谷+智造谷,黄金三角错位发展

隐身或者不在线

回复时间:2025-3-8 10:47
创新开放的湖南,就像一颗正在崛起的新星,未来肯定能在全国乃至全球舞台上大放异彩,狠狠期待住了

隐身或者不在线

回复时间:2025-3-8 10:48
不得不说,湖南在打造 “三个高地” 上持续用力,做好 “加减乘除” 算术题,成效显著,这思路太清晰了,为湖南的智慧决策点赞

隐身或者不在线

回复时间:2025-3-8 10:49
湖南向大学生发出创新创业邀约,还给出 “七个一” 举措,这诚意满满啊!真的是在用心为年轻人搭建舞台,愿当哺育 “金种子” 的土壤,太暖了

隐身或者不在线

回复时间:2025-3-8 10:51
文化和科技融合这块,湖南凭借深厚底蕴、丰富科教资源和活跃氛围,营收增长全国领先,太牛了!未来在这条赛道上,湖南肯定能一骑绝尘

隐身或者不在线

回复时间:2025-3-8 10:52
湖南在经济发展上向 “稳” 求进、向 “新” 提质、向 “优” 进阶、向 “实” 发力,彰显经济大省挑大梁作用,这实力杠杠的,必须支持!​

隐身或者不在线

回复时间:2025-3-8 10:53
长株潭都市圈以 “四个化” 诠释融合 “密码”,朝着 “三个一” 努力,这规划太有前瞻性了,相信未来这里会成为全国重要增长极

隐身或者不在线

回复时间:2025-3-8 10:54
从国家超级计算长沙中心到 “海牛 Ⅲ 号” 科研进展,湖南在科技创新方面成果丰硕,把科技创新 “关键变量” 变为高质量发展 “最大增量”,未来可期!​

隐身或者不在线

回复时间:2025-3-8 10:55
中车株洲所的 “一杯咖啡” 内涵太赞了,是产业集聚地、技术策源地、人才汇聚地,充分展现了湖南企业的创新活力,爱了爱了

隐身或者不在线

回复时间:2025-3-8 10:56
湖南钢铁集团作为传统企业智能化转型的探索者,发布全球首个钢铁行业大模型,不断创新突破,真的是传统企业转型的优秀典范

隐身或者不在线

回复时间:2025-3-8 10:58
将前沿科技引入民族特色产业,助力乡村振兴,湖南在乡村产业创新发展上也走在了前列,为湖南的全面发展喝彩!​

隐身或者不在线

回复时间:2025-3-8 10:59
无论是产业发展还是科技创新,都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湖南,未来肯定会创造更多奇迹!​

隐身或者不在线

回复时间:2025-3-8 11:00
对打造 “三个高地” 的阐述,让我们清晰地了解到湖南的发展战略,相信在这样的战略引领下,湖南发展必将势如破竹

隐身或者不在线

回复时间:2025-3-8 11:01
湖南积极推动大学生创新创业,改变传统观念,为年轻人提供广阔空间,这是在为未来积蓄力量,湖南的未来充满希望

隐身或者不在线

回复时间:2025-3-8 11:02
文化与科技融合,让湖南文化产业营收大幅增长,还能推动文化走出去,湖南这步棋下得太妙了,提升了湖南文化的影响力!​

隐身或者不在线

回复时间:2025-3-8 11:03
对湖南经济发展的总结和规划,让人感受到湖南发展的坚定决心和强大动力,湖南必将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稳步前行

隐身或者不在线

回复时间:2025-3-8 11:04
长株潭都市圈在规划、产业、创新、服务等方面协同发展,未来成为 “一座城” 指日可待,这将是湖南发展的一张亮丽名片!​

隐身或者不在线

回复时间:2025-3-8 11:06
湖南在科技创新领域不断突破,众多科研项目取得重大进展,这背后是无数科研人员的努力,也彰显了湖南对科技创新的高度重视!​

查看积分策略说明快速回复主题
你的用户名: 密码:   免费注册(只要30秒)


使用个人签名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贴文发布前,请确认贴文内容完全由您个人创作或您得到了版权所有者的授权。版权声明
   



Processed in 0.031400 s, 9 q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