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创][推荐]商科赋能非遗破圈,政校地联动共拓就业新路径
zongxuan21 发表在 湘潭论坛 华声论坛 https://bbs.voc.com.cn/forum-246-1.html
近日,湖南科技大学商学院暑期“三下乡”实践团深入湘潭市湘潭县石鼓镇,以“非遗传承+直播赋能”为核心,依托商科专业优势为百年石鼓油纸伞探索破圈之路。此次实践活动不仅让传统非遗焕发新生,更通过政校地三方联动,搭建起助力乡村振兴与青年就业的双赢平台。
▲政校地三方合照 石鼓油纸伞距今已有600余年历史,以“伞骨竹制、伞面手绘”的精湛工艺于2016年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但近年来面临传承人断层、市场推广乏力等困境。实践团实地走访非遗工坊后发现,传统销售模式单一、品牌影响力不足是制约油纸伞发展的关键问题。结合国际贸易、旅游管理、市场营销、电子商务等专业知识,团队迅速制定出“文化赋能+数字营销”的帮扶方案。 为破解非遗传承难题,当地政府主动牵线搭桥,推动形成“政府搭台、高校赋能、企业落地”的合作模式。石鼓镇政府主动提供政策支持与场地保障,湖南科技大学商学院派出专业教师指导团队,石鼓镇油纸伞协会则开放工坊资源供实践团开展实操。三方签订的合作协议明确:通过“文化挖掘+市场运作+人才孵化”三步走策略,实现非遗保护与产业发展的有机结合。 实践团队秉持商科专业优势化身“非遗主播”,在抖音平台开设“油纸伞文化直播间”,通过工艺展示、故事讲解、创意设计互动等形式,让观众沉浸式感受油纸伞的文化魅力。通过深入工场挖掘产业价值,以电商直播为桥梁连接消费者,将竹骨成型、桐油刷涂等工艺细节及背后的非遗故事生动呈现;同时推动校地联手搭建电商矩阵,借助产品视觉化呈现、直播电商营销、全平台矩阵运营等举措拓宽销路,不仅让石鼓油纸伞走出深巷,更以青年力量与商科思维为传统技艺注入活力,为非遗赋能乡村振兴探索可持续路径。 ▲团队成员直播 团队成员为建立长效帮扶机制,实践团还协助地方企业搭建线上销售体系,设计品牌LOGO与包装方案,开展电商运营培训。针对非遗传承后继乏人的问题,团队联合学院开设“非遗电商实践课”,吸引20余名大学生成为油纸伞文化推广志愿者,部分学生通过实践达成就业意向。 ▲品牌LOGO “这次实践让我们深刻体会到,商科知识能为非遗传承注入新动能。”实践团成员刘子健表示。石鼓镇当地企业家也对活动给予高度评价:“政校地合作既解决了非遗传承的实际难题,又为大学生提供了实践就业平台,实现了文化传承与人才培养的双向赋能。” 此次“三下乡”活动是湖南科技大学商学院深化产教融合的生动实践。未来学院将持续推进政校企合作,让更多商科智慧服务地方特色产业,在助力非遗传承、乡村振兴的同时,为青年学子开辟更广阔的就业天地。 作者:刘子健 张宗轩 曹淮 倪洋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