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2023-5-17 08:23
功教学设计hykzxx 发表在 菁菁校园 华声论坛 https://bbs.voc.com.cn/forum-114-1.html
功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通过事例分析,能说出做功包含的两个必要因素,并能判断出力是否对物体做功。 2.知道功的计算公式和单位,并会用功的公式进行一些简单计算。 重点 决定浮力大小的因素。 难点 判断力是否对物体做功。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活动1: 提问:平时,我们常用力去移动物体,使其位置改变。下面请同学们一起做个小实验。 1.学生实验:用手匀速将放在桌旁地面上的书包和1本书分别提到桌面上。 问:两次移动的距离怎样?哪次“累”一些呢?为什么? 答:两次移动的距离相同,提书包“累”一些,因为提书包需较大的拉力。[移动相同的距离,需要的力越大越“累”] 2.学生实验:用手将放在桌旁地面上的书包分别匀速提到凳子上和桌面上。 问:哪次“累”一些呢?为什么? 答:提到桌面上“累”一些,因为移动的距离较大。 [用同样的力移动物体,移动的距离越大越“累”。] 讲述:为了表述人干活时“累”的程度,不能仅仅单独由力的大小或单独由移动的距离大小来比较或表示,所以我们引人一个新的物理量——机械功(简称功)。 【板书课题】 二、合作探究 学生活动2:(1)叉车把货物举起;(2)小明想把大石头移开,但没有搬起。 让学生讨论叉车和小明的工作是否有成效?受到几个力的作用?那个力对小车有成效呢? 提问:课件展示: (1)人把物体提到楼上;(2)工人推着车向前运动; 物体受到力的方向和物体移动的方向,再说出几个事例中哪些是做功的?哪些是不做功的?做功的事例中有哪些相同之处? 举例说明在你的周围你发现有哪些做功的例子?比一比,看谁对生活观察得最仔细? 引导:通过以上的学习,知道了做功不能离开两个必要因素,缺一不可,又知道有三种情况下不做功,那么我们猜想一下,力学中的功的大小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呢?说出你猜想的依据。 总结出功的计算方法:力学里规定,功等于力和物体沿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的乘积。 功的计算公式:功=力×距离 表达式:W=Fs 公式中符号的意义及单位: W──功──焦耳(J) F──力──牛顿(N) S──距离──米(m) 1焦=1牛·米(1J=1N·m) 多媒体课件出示课本例题,引导学生分析物体受到几个力的作用。哪个力做了功?重力是否做功?为什么? 三、课堂总结、点评 教师:概括总结本节的内容。请一个同学到黑板上总结,其他同学在笔记本上总结,然后请同学评价黑板上的小结内容。 学生活动:认真总结概括本节内容,并把自己这节课的体会写下来、比较黑板上的小结和自己的小结,看谁的更好,好在什么地方。 四、实例探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