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2013-10-18 23:30
[原创]那七天,转山转水转佛塔--记梅里雪山外转
狂飙2012 发表在 游记·影像 华声论坛 http://bbs.voc.com.cn/forum-39-1.html
梅里外转经的传说 :
“梅里外转”是藏传佛教主要派系噶举派第二代转世活佛噶玛·拔希于1268年自元大都回到康区传经布教8年间曾经走过的道路,700多年不曾更改。 梅里雪山主峰卡瓦格博是藏传佛教宁玛派分支伽居巴的保护神,位居藏区八大神山之首,为此,卡瓦格博峰就成了藏传佛教的朝觐圣地。在信仰藏传佛教的藏族人心中,一生中必须绕卡瓦博格转经一次,才能在轮回中免遭堕入地狱之苦,即便在转经途中死去,也被视作再生有福,灵魂甚至可以抵达极乐世界。 外转从德钦到羊咱,过澜沧江,多克拉卡山口,到西藏察瓦龙乡境内,沿怒江及其支流玉曲上溯,再经说拉山口,沿夏曲河而下到澜沧江边的外转经终点。全程徒步250公里,翻越7座高差1500~2000米的大山,跨越金沙江、澜沧江、怒江三条大江,途经云南、西藏两省区的德钦、察隅、左贡三县。 ![]() ![]() ![]() |
回复时间:2013-10-18 23:31
130930--131006,在变老之前远去,梅里雪山大外转。
D0:130929.8:20,在丽江客运站和土豆、老表三人会合,坐上丽江到德钦的班车, 17:00到了德钦,向导张里(和永宗是两口子)已经在等我们了,在汇合了小四和小龚后我们出发去永久村的向导家。在支信塘的喇嘛庙我们绕了白塔三圈,算是取到了转山的钥匙,希望神灵保佑,我们这一路转山平安顺利! 晚上吃住都在永宗家。 D1: 130930,永久村(2200米)-多拉垭口(3100米)-阿色垭口-隆那-永是通-多克拉垭口下 转山的第一天,早上起来看到永宗家门口的苹果树,昨晚尝过,没想到这高原的苹果居然味道很好,人手打包两个路上吃。按说今天是路程相对短的一天,但攻略上都把第一天的行程说得很恐怖,亚历山大。今年从永久村修通了到多拉垭口的简易公路,为节省体力,除老表坚持跟骡马走外,其余都将坐张里的金杯车直达3100米的多拉垭口。在永宗家照完合影,出发啦。坐了半小时的车到了多拉垭口,永宗先是在路上介绍了卡瓦格博的手杖——一块尖尖的石头,在垭口又带我们参观了卡瓦格博的雨伞——一棵大树。一路上随着海拔的上升,可以看到山下泥黄色的澜沧江深深切割峡谷,蜿蜒处环抱住一个小小的村庄,两岸的山体上能看到细细的山间小道盘旋上升。 9:30,梅里外转大戏正式开幕。 从垭口出发自然是下坡路,出于对自己的体能缺乏信心,一早起来把单反打到大包里交给小白马,哥我今天纯轻装上阵。状态似乎不错,一路急走,基本未停歇,一路踏着山腰间铺满橡树叶的小径徒步,不久第二个垭口就到了,风马旗交织飘扬的阿色加朗小垭口其实只能算是个小平台。之后一路下降,直到多吉拉雪山融雪流下的支流边,再开始上升。一个人走在前面的感觉很好,遗憾是少了点音乐,一路上供电紧张,必须节约用电。 隆那是永久村和永芝村两条上山路的交汇点,碰到了两个转山的同行,从这开始转经的藏民开始逐渐多起来。到隆那已经是12点,见一队骡马从茶馆出发,我没休息紧跟其后,也想尝试下是否能跟得上。隆那出来又是上坡,不过坡度不大。骡马虽然是走走停停,但要跟上节奏还是有些难度的,加上一路还要照照相什么的,基本上是跟得有点费力。一个半小时后,骡马队甩了我,因为我的确需要停下来啃两块饼干充饥,而骡马和我不熟自然不会等我的。 去永是通的路是非常爽的林间小路,有着700多年转经历史,每年数以千计虔诚藏民的执着追求,朝圣之路踩得清晰无比,丝毫不会迷路。走了无数的林间小路,但走原始森林的小路还是首回,这片森林完全是纯原始的,百年以上参天的古树漫山都是,连千年的树妖我怀疑都可能有。铺天盖地的松萝正应了万条垂下绿丝绦的盛况,路边哗哗奔流的河水清冽汹涌。美极!2小时后是永是通,这是一片开阔美丽的小草坝,海拔3300多米。四周雪峰峥嵘峙立,河水缓缓地从草甸中央流过,牛羊悠闲自在地吃着草。在此停留20分钟补充能量和水,玩自拍,好容易等到土豆来了,想要他帮卡几张臭美的,但看起来他的状态不太好,急需要在茶馆休整。我陪他烤了会火,和一群藏民开始继续上路。过了永是通是段石头路,一大片杂树林,叶子黄黄绿绿,倘若是深秋,定是美不胜收。转山的藏民很友好,会面都是很热情地招呼一句:扎西德勒!我跟随几批藏民一路走来,有帮忙照相的,也有亲切合影的,唯一遗憾的就是语言不通,不能更一步沟通交流。 从永是通逆河向北,约十分钟后,过桥到河东向上,穿过一片密密的原始森林。二十分钟后,到达曼遮塘,这是一片开阔的草坝,是永芝村的一个牧场。继续沿河向山谷更深处进发。15:30,率先到达营地区,第一个营地的老板就是我从隆那跟着的骡马队中的藏民,他刚到不久,见到我,热情的予以收留,喝着热乎乎的酥油茶,惬意地围在柴火边把身子和衣服烤暖和,用手机把今天的流水帐记下来。 一小时后大部队和骡马赶到,永宗把宿营点放在第三个营地。这里有用白色塑料布围起来的帐篷,还算能够避风挡雨,几个人在大通铺里各划地盘安顿下来,把睡袋铺在里面的木板上,3元钱住一晚。一身的汗很不舒服,原打算到河里搞个澡,河里的水全是冰山融化流下来的,的确太冰了,只能在岸边擦了几把,还是挺爽的。 第一天的物资充沛,晚上有松茸大餐,永宗把午餐肉、松茸、粉丝、红薯、西红柿切好一锅烩了,味道虽然一般,但在这个条件下,已经算是很腐败的了。中午只吃了几块饼干和一条火腿肠,人快饿死了。18:10,开餐。饭虽没傻呷傻胀,但菜和汤把胃撑了个饱。饭后和土豆、老俵三个转营地帮助消化。营地其实就在多克拉垭口下,一块很美的牧场,彩幡和白幡在这里挂得盛况空前,多家简易棚户炊烟袅袅,晚上估计有近百人留宿在此,很是热闹。20时左右,钻进了睡袋继续码字,这里是个山谷,无论移动联通还是电信信号,都不会眷顾到这里。睡吧,明天还有4200多米的垭口在等着啃我的膝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