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49.宇宙射线是如何转化为地球元素的[原创]
王东镇 发表在 科学探索 华声论坛 https://bbs.voc.com.cn/forum-148-1.html
5049.宇宙射线是如何转化为地球元素的
2025.1.30 辐射地球的宇宙射线主要来自太阳。其中离子形态的质子为百分之八十九,离子形态的氦4为百分之十。 质子由一个偏正电荷光子、三百零五个巨光子组成;依附质子,中子由三百零六个巨光子组成。可见正反光子不参与核聚变,外太空的重力环境最多可以形成重氢氘和氦4元素,重氢在外太空直接聚变为氦4元素。 太阳是反物质星球,偏正电荷光子相对过剩,与溢出的巨光子在外太空相遇会自发的聚变为质子和氦4元素。所以,不会照亮和温暖外太空。剩余的偏正电荷光子吸收一个负电子会转化为正光子,属于电中性物质,不受偏电荷星球吸引,也不参与核聚变,相对均衡的辐射外太空。所以外太空的一般光子密度不会超过2.74k,也就是所谓宇宙背景温度,我们才能看到相对遥远的星球。 离子形态的质子和氦4元素都是偏正电荷元素,会受到正物质星球的吸引而相对集中。与地球表面大气层相遇可能引发核裂变转化为光子,大部分重新聚变为化学元素,少部分辐射地面转化为阳光,我们看到的阳光主要是这一部分。 离子形态的氦4如果穿越地球大气边缘的热层,可以直接聚变为铍8、碳12和氧16,前两种形态可能在地球大气热层中实现。地球上的第二周期元素主要通过星际正负电荷的交流形成,只有部分来自宇宙射线的重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