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主题:学会不生气,才有好福气
|
学会不生气,才有好福气
千年飞山 发表在 荷韵轻香|散文 华声论坛 https://bbs.voc.com.cn/forum-5-1.html
学会不生气,才有好福气
文|千年飞山 知乎上有一个问题:“世界上最好的养生是什么?” 后面有各种回答,有人说是科学饮食,有人说是坚持运动,还有人说是按时休息。 其中,有一个高赞回答是:最好的养生就是做到这“三不”,即不生气,不抱怨,不计较! 深以为然,因为越生气,越不顺;越抱怨,越不幸;越计较,越不旺。 图片 人们常说:生气,就是拿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 确实如此,生气不过是成全别人,惩罚自己的愚蠢行为。 遇到自己不高兴的事就怒发冲冠,会由此而做出各种伤人伤己的事情来。 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因为生气而使自己深受其害的事例比比皆是。 《红楼梦》中的林黛玉,固然生得容貌清丽,富有诗书才气,极有灵气,这样的妙龄女子,世所罕见,但她一生却过得并不太幸福。 林黛玉气度极小,爱计较些细微末节,一点点的小事情都会让她不愉快,如鲠在喉,经常会因为一些不相干的人和事而怨怼自己,长此以往,积郁心中,最终香消玉殒,郁郁而终。 她的早逝离不开宝玉另娶她人,但更多的则是她的气量小,经常发脾气,将郁闷、懊恼的情绪凝结心间,日子长了,不仅影响身体健康,在心理健康上也产生了负能量。 图片 生活中,总有一些事让你忍不住生气,总有一些人触犯了你的底线,让你忍不住想发火。 可一旦生气发火,就很容易失去理智,做出一些过激的行为,从而酿成悲剧。 三国时期最著名的桃园三结义的刘、关、张,就是因为性格的问题,上演了一出让世人唏嘘的悲剧: 关羽败走麦城后,兵败身死。刘备和张飞听到关羽的死讯,悲痛欲绝,恨不得把吴国给吞了。 张飞奉命率先讨伐吴国,可他本身就是个急性子、暴脾气,在行军时,他恨不得一秒就飞到吴国,所以不断地催促大家赶路,引起士兵们的强烈不满。 图片 其中有两个士兵顶撞了几句,就被张飞打了个半死。他们对张飞恨之入骨,又怕张飞会杀了自己,便趁张飞午睡时,用匕首了结了张飞的性命。 他们把首级交给了吴国,使得刘备误以为是吴国干的,顿时怒气冲天,不顾吴国的再三求和,毅然亲自讨伐吴国,结果却被陆逊火烧连营,以惨败收场,刘备也悲愤而死。 仅仅是关羽的粗心大意和出言不逊,竟然导致了桃园三结义兄弟的死亡,真是令人嗟叹啊! 故事的结局是悲壮的,但同时也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生气不仅伤身,还害人害己。 图片 所以,越是气急败坏、怒不可遏的时候,越是不能任由自己的脾气随性妄为。否则,只会导致事态变得越来越严重。 如果他们三个人中有一个人在事情发生的时候是理智的、清醒的,那么三国的历史可能就要重新书写了。 人生苦短,过一天少一天,只有学会善待自己,不生气、少较劲,好脾气才能给你带来好福气! 苏轼被贬到黄州,有天晚上他,一个人去城里喝酒解闷。回来的路上,遇到一个醉汉,醉醺醺地撞倒了他。这个人也不道歉,反而骂骂咧咧地离开了。 苏轼从地上爬起来,拍拍衣服,竟然没发火,他说:自喜渐不为人识。 他也喝了不少酒,等回到家的时候,已经大半夜,大家都睡着了。 图片 “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家童就这样把主人关在外面,苏轼也不恼怒,独个跑去江边吹风。 对底层人能如此大度宽容,这该有多大的修养和胸襟,难怪千百年来苏轼一直深受世人敬仰! 真正厉害的人,从不把自己当回事,所以没有人能让他愤怒,让他生气。 把事情看得淡一些,把自己看得轻一点,自然就少了很多烦心事,生活就多了不少开心味。 人这一辈子,活的就是一个心态。心若改变,态度就跟着改变;态度一转变,人生也随之转变。 图片 可见,不生气正是快乐永恒不变的心灵法则,也是生存最简单的成功利器。 当你学会情绪管理这门功课,就能在不如意的时候保持一个好心态。心态好了,做什么也就顺了。 不可否认,世事无常,在人生的旅途中,会遇到很多挑战和困难是常态。 但是,只要我们学会了不生气,就能够更加从容地应对各种艰难险阻。 因为我们会以一颗平和的心,去面对生活中的起伏和波折;会以一颗感恩的心,去珍惜身边的人和事;也会以一颗乐观的心,去迎接未来的挑战和机遇。 当我们做到了这些,就一定能够拥有一个充满福气和好运的人生! 图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