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主题:“深”耕沃土 “实”干谱“新”篇
|
“深”耕沃土 “实”干谱“新”篇
sxzzb 发表在 新闻聚焦 华声论坛 https://bbs.voc.com.cn/forum-68-1.html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围绕“米袋子”“菜篮子”“油瓶子”等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该文件如春雷激荡,为乡村振兴擘画新蓝图。作为扎根一线的“田秀才”“泥腿子”,基层干部当以“满格状态”深挖政策富矿,用好“三字诀”,在广袤田野间书写新时代“山乡巨变”。
“深”字筑基,当好政策落地的“翻译官”。政策落地,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基层干部需以“刨根问底”的钻劲,深学细悟文件中“强化耕地保护”“农业新质生产力”等核心要义。组建“政策研习夜校”,通过“原文领学+案例剖析+田间讨论”三维学习法,将“书面语”转化为方言土话,用“大喇叭播报”“板凳会宣讲”等形式,让老乡听懂“国家要咱干啥、咱能干啥”。更要以“解剖麻雀”精神,梳理出本地可对接的“政策工具包”,如高标准农田建设补贴、特色农业保险等“政策红包”,真正让文件“含金量”转化为百姓“获得感”。 “实”字当头,做好乡村振兴的“攻坚队”。文件落地,关键在因地制宜。基层干部需吃透政策,深挖当地发展重点、难点、痛点,因地施策,走适合自身的发展道路。紧扣“土特产”三字经,深挖一村一品:在粮食主产区推行“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托管模式,让“小田并大田”释放增产潜力;在生态资源优势区发展“民宿+非遗+研学”新业态,把绿水青山变成“信用卡”。更要聚焦“一老一小”,用活村级互助养老站、四点半课堂等载体,将文件中“加强农村公共服务”变成老人餐桌的热汤饭、留守儿童的新书包。以“清单式推进、项目化落实”挂图作战,确保政策不悬空、见实效。 “新”字破题,勇当改革探索的“排头兵”。面对“农业强国”新考题,基层干部要敢啃“硬骨头”。“农业新质生产力”的提出,这也要求基层干部了解并熟悉当今先进的生物育种技术、无人机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和数字技术等,思考改变农业生产发展状况,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试点“数字化赋能”,搭建“云上农田”管理系统,用卫星遥感、物联网技术实现“种管收”全程智慧化;探索“房宅券”等闲置资产盘活机制,让废弃校舍变身“乡村创客空间”。更要创新治理模式,推广“积分制”“村民议事厅”,用“小积分”撬动“大治理”,把文件中的“善治乡村”愿景变成“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的生动实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