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乡陈家嘴风云之九(长篇原创小说连载) 小镇旧影:陈家嘴的四清岁月[原创]
青峰侠 发表在 今日常德 华声论坛 https://bbs.voc.com.cn/forum-379-1.html
安乡陈家嘴风云之九(长篇原创小说连载)
小镇旧影:陈家嘴的四清岁月 作者 胡建华 成方清 第一章:烟火小镇 1963年,安乡陈家嘴小镇被岁月温柔包裹,宛如一幅宁静的田园画卷。清澈的小河蜿蜒绕过,河水潺潺流淌,水波在阳光照耀下闪烁着细碎光芒,好似无数灵动跳跃的珍珠。连接小镇两岸的古老石桥,桥身石板被岁月打磨得光滑可鉴,每一道纹理都在无声诉说着过往的悠悠故事。 沿着河岸是蜿蜒的青石板路,贯穿整个小镇。路两旁错落有致地分布着白墙黛瓦的房屋,在日光轻抚下泛着柔和的光。墙壁爬满绿色藤蔓,其间点缀着星星点点不知名的小花,为小镇添了几分自然的生机与灵动。 镇中心的集市热闹得如同沸腾的海洋。摊位一个挨着一个,五彩斑斓。卖布的摊位上,各色布料在微风中轻轻飘动,宛如天边绚丽的云霞。一位年轻姑娘站在摊位前,手指轻轻抚过一匹鲜艳的红色绸缎,眼中满是喜爱与向往,想象着做成新衣后自己会是怎样的明艳动人 ,她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羞涩的浅笑。卖小吃的摊位前,香气四溢,热气腾腾。刚出锅的油粑粑金黄酥脆,摊主熟练地将它们一个个夹起,放在纸盘里,递给迫不及待的顾客。顾客咬上一口,嘴角瞬间流露出满足的笑容,香甜的味道在舌尖上散开,弥漫至全身,让人忍不住发出一声惬意的轻叹。 镇西头有户人家,住着祖孙三代。他们的家是一座两层木质楼房,古色古香,韵味十足。楼房的雕花窗棂精美绝伦,每一处花纹都凝聚着工匠的心血与智慧。推开那扇厚重的木门,“吱呀”一声,像是打开了尘封已久的记忆匣子。院子里有一棵枝繁叶茂的老槐树,巨大的树冠如同一把天然的遮阳伞。夏日午后,阳光透过树叶缝隙洒在地面,形成一片片金色光斑。孩子们在树下嬉戏,你追我赶,欢笑声在院子里久久回荡。老人们则坐在树下石凳上,摇着蒲扇,讲述着古老的传说,微风拂过,树叶沙沙作响,仿佛在为他们的故事低声吟唱。 第二章:风暴将至 平静的日子在“四清”运动的消息传来后,悄然泛起了涟漪。起初,小镇上弥漫着一种难以言喻的紧张氛围。人们在街头巷尾交谈时,神色都变得小心翼翼,眼神中多了几分警惕。偶尔有几个人聚在一起,低声议论着这场即将到来的运动,声音压得极低,生怕被别人听到,好似这些话语是会带来灾祸的禁忌。 很快,运动的浪潮汹涌袭来,首先针对农村经济问题展开清查。镇卫生院下属的一个医务室里,气氛压抑得让人几乎窒息。昏黄的灯光在狭小的房间里摇曳不定,墙上的影子随着灯光晃动,仿佛一个个张牙舞爪的怪物。工作人员们围坐在一张破旧的木桌前,全神贯注地清查账目。算盘珠子被拨弄得飞快,发出清脆的声响,和着人们紧张的呼吸声,形成一种压抑的节奏。突然,“啪”的一声,算盘被重重放下,打破了平静。“这笔账不对!”一个尖锐的声音响起,所有人的目光瞬间聚焦过去。在那个物资匮乏、工资微薄的年代,这笔数额虽不算巨大的账目,却像一颗重磅炸弹,在小小的医务室里掀起了惊涛骇浪。大家面面相觑,眼神中满是疑惑与不安,不知道这一问题会引发怎样的连锁反应。 第三章:蒙冤的阴影 一位女工作人员被无端指责为这笔账目问题的责任人。她的双眼布满血丝,神情慌乱,声音带着哭腔:“我真的没有拿这笔钱,肯定是弄错了!”她试图解释,双手在空中无助地挥舞,像是在抓住最后一根救命稻草。可周围的人眼神冷漠,仿佛她是一个陌生的闯入者。在那个人人自危的环境下,她的声音被无情地淹没。最终,这笔钱从她的工资里扣除。她失魂落魄地回到家,看着年幼的孩子在破旧的床上玩耍,丈夫疲惫地坐在一旁,泪水再也忍不住,夺眶而出。 女工作人员的丈夫紧紧握着拳头,脸上写满了不甘,但又无能为力。他望着妻子,眼中满是心疼与无奈,只能默默地将她拥入怀中,试图给予她一些安慰。孩子们似乎也感受到了家里的压抑气氛,不再像往常一样嬉笑打闹,而是安静地坐在角落里,眼神中充满了恐惧与迷茫。女工作人员伏在丈夫肩头,低声抽泣,诉说着自己的委屈与无助,她不明白为什么自己会被如此冤枉,未来的生活又该如何继续,泪水浸湿了丈夫的衣衫。 第四章:风云突变 几个月后,小镇上发生了一件轰动的事。一户人家被查出隐藏大量财物。那些珍贵的金银首饰、华丽的绫罗绸缎,在码头上展览时,引得众人围观。人群像潮水般涌动,人们交头接耳,议论纷纷。有人愤怒地挥舞着拳头,指责这户人家的贪婪,脸涨得通红,仿佛自己的利益受到了极大的侵犯;有人则露出羡慕的神情,眼中闪烁着复杂的光芒,心底或许在暗自思忖,若是自己也能拥有这些财富该多好。被冤枉赔款的女工作人员一家,站在人群中,心中满是苦涩与无奈。 女工作人员的丈夫紧紧握着拳头,指关节因为用力而泛白。他看着展览的财物,心中的愤怒如同燃烧的火焰,却又无法发泄。女工作人员则低着头,泪水在眼眶里打转,她紧紧拉着丈夫的手,仿佛这样就能获得一些力量。孩子们躲在父母身后,好奇又害怕地张望着,不明白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女工作人员看着眼前的一切,心中五味杂陈,她想到自己被冤枉赔款的遭遇,只觉得这世间的不公如此刺眼,泪水终于夺眶而出,顺着脸颊滑落。 第五章:家园危局 镇西头那座显眼的木质楼房,引来了一些人的觊觎。一天,几个神情严肃的人来到这户人家。为首的人身材高大,穿着一身洗得有些发白的中山装,目光犀利如鹰。他迈着大步走进院子,大声说道:“你们这房子这么气派,肯定是漏划的资本家兼地主,今天我们就是来调查清楚的!”老人从屋里颤颤巍巍地走出来,手拄着拐杖,脸上满是惊恐:“我们一直本本分分,土改时定的成分,怎么会……”话还没说完,就被对方粗暴地打断:“别狡辩,老实交代,不然有你好看的!” 屋内的孩子们听到外面的争吵声,吓得躲在角落里,紧紧抱在一起。他们透过门缝,看着外面的陌生人,心中充满了恐惧。老人的儿子从屋里走出来,试图为父亲解围,但也被那些人严厉地呵斥。一家人陷入了极度的恐慌之中,不知道等待他们的将是什么命运。老人的手不住地颤抖,拐杖在地面上敲击出慌乱的节奏,他想要据理力争,可喉咙像是被什么东西哽住,发不出完整的声音。儿子站在父亲身前,虽然心中害怕,但仍鼓起勇气想要保护家人,却被那些人推搡到一旁,他只能无奈地看着这一切,眼中满是愤怒与不甘。 第七章:流离失所 为了坐实罪名,一些人前往外地调查。这户人家整日惶恐不安,孩子们躲在角落里,不敢发出一点声音。不久后,他们被赶出了自己的房子。在镇卫生院对面的堤坡上,一间简陋的茅草房成了他们的新家。那间茅草房低矮破旧,四面漏风。每逢下雨天,雨水就从缝隙中灌进来,屋内摆满了接雨水的盆子,滴答声不绝于耳。 夜晚,一家人挤在狭小的茅草房里,望着屋顶的破洞,听着外面的风雨声,心中满是凄凉。老人躺在床上,辗转反侧,难以入眠。他望着黑暗的屋顶,回忆着曾经在那座木质楼房里的生活,泪水不禁浸湿了枕头。孩子们紧紧依偎在父母身边,小小的身体因为恐惧和寒冷而颤抖。一家人的生活,从天堂跌入了地狱。老人回忆着过去在老房子里的温暖时光,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饭、聊天,如今却被迫离开,他心中满是不舍与悲伤。孩子们在黑暗中小声抽泣,父母轻声安慰,可这安慰的话语在这冰冷的现实面前显得如此无力,一家人在这简陋的茅草房里,感受着生活的残酷与无奈。 第十章:岁月的回响 曾经的木质楼房虽已不复存在,但它的影子却永远刻在他们的心中,提醒着他们那段不能忘却的历史。小镇的河水依旧潺潺流淌,石桥依旧横跨两岸,集市依旧热闹非凡。然而,那些在“四清”岁月里发生的故事,却成为了小镇历史中不可磨灭的一部分,被岁月的长河深深掩埋,却又时不时地泛起涟漪,提醒着人们,不要忘记过去,要珍惜当下的和平与安宁。 孩子们回到小镇,站在曾经的老屋旧址,脑海中浮现出当年的画面,心中感慨万千。他们在岁月的磨砺中成长,明白了生活的不易,也更加懂得珍惜如今的幸福,那些痛苦的过往,成为了他们人生中最深刻的教训与财富 。 作者声明:本帖为本人原创,未经本人和华声论坛许可,不得转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