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主题:[原创]历史经典故事:商鞅变法
![]() |
[原创]历史经典故事:商鞅变法
乡下客 发表在 怀化论坛 华声论坛 https://bbs.voc.com.cn/forum-255-1.html
历史经典故事:商鞅变法
大家好!欢迎诸位莅临乡下客故事天地,今儿个咱要聊的这段往事,可比村口老槐树下的评书还带劲——这就是让秦国从“边陲弱旅”蜕变成“虎狼之师”的商鞅变法。您要是听得入迷,别忘了点右上角的小红心,往后咱这故事天地还有更多精彩等着您翻牌子呢! 话说战国那会儿,天下就像个沸腾的大汤锅,齐、楚、燕、韩、赵、魏、秦七家诸侯你熬我煮,都想把别人炖成肉羹。可那会儿的秦国,实在算不上“硬菜”——东边的魏国总来抢地盘,南边的楚国也常来敲竹杠,连国内的老百姓都过得蔫蔫的,地里长不出多少粮食,年轻人也不爱往前冲。 直到秦孝公坐上王位,这小伙子攥着拳头在朝堂上拍了桌子:“咱秦国不能再当软柿子!” 他贴出一张天大的告示:“不管是哪国的能人,只要能让秦国变强,我给官给地给金子!” 这告示一贴,远在魏国的商鞅就揣着一肚子计谋赶来了。 可商鞅刚到秦国时,就像揣着宝贝进了集市,没人信他。老百姓围着他直嘀咕:“这外乡人穿得花里胡哨,说要变这变那,怕不是来哄咱玩的?” 商鞅心里门儿清:要想让新法落地,先得让大伙儿把心放到肚子里。 第二天一早,商鞅让人在都城南门竖了根三丈高的大木头,旁边挂着块板子,上面写着:“谁能把这木头扛到北门,赏十金!” 看热闹的人挤得像庙会,有人踮脚瞅着木头笑:“这玩意儿我三岁娃都能挪,十金?怕不是画饼充饥哦!” 等了半天,愣是没人敢动。商鞅一看,让人把板子上的字改了:“赏五十金!” 这话刚喊出来,人群里钻出来个黑铁塔似的汉子,撸起袖子:“不就扛根木头吗?就算不给钱,我也当活动筋骨了!” 他扛起木头就走,步子迈得比打鼓还响,一路从南门走到北门,把木头一放,喘着气抹汗。商鞅立马让人端来一盘子金子,黄澄澄的五十金堆得像小山。汉子眼睛瞪得溜圆,抱起金子就跑,边跑边喊:“商鞅大夫说话算数!他说的是真的!” 就这一下,整个秦国都炸开了锅。商鞅趁热打铁,新法一条接一条地推出来: - 以前那些贵族子弟,生下来就有爵位,天天遛鸟喝酒,现在不行了——“没立过军功,爵位全撸了!想当老爷?上战场砍敌人脑袋去!” 这下,连王爷家的公子都扛着枪上了前线。 - 地里的活儿也变了样。以前的田地划得方方正正,叫“井田”,各家只能种自家那小块,连田埂都不能碰。商鞅说:“把田埂扒了!谁种得多、收得多,多余的粮食全归自己,还赏你爵位!” 农民们一听,锄头抡得比风车还快,地里的麦子长得比人还高,粮仓没多久就堆成了小山。 - 最让人热血沸腾的是军功。战场上砍一个敌人脑袋,就给一个爵位;砍两个,家里赋税全免;砍得多了,还能当县令!士兵们上了战场,眼睛瞪得像铜铃,追着敌人砍,喊杀声能把山震塌。 就这么着,秦国像被泼了盆热油,一下子就沸腾起来。以前打一仗输一仗,后来成了“逢战必赢”;以前粮仓见底,后来粮食多到能接济邻居;老百姓腰杆挺得笔直,见了谁都敢大声说话。 后来商鞅虽然没得到好结局,但他播下的新法种子,在秦国的土地上长成了参天大树。等到秦始皇那会儿,这棵大树已经能撑起整个天下——正是商鞅变法攒下的家底,让秦国最终扫平六国,一统天下。 今天的故事就到这儿啦!您说商鞅这“南门立木”的招儿妙不妙?要是您在那会儿,敢不敢第一个扛那根木头?别忘了点赞、转发,也欢迎在评论区说道说道,下期咱再讲段更精彩的,不见不散哟!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