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主题:棘轮效应:莫让欲望毁了一生
|
棘轮效应:莫让欲望毁了一生
千年飞山 发表在 荷韵轻香|散文 华声论坛 https://bbs.voc.com.cn/forum-5-1.html
棘轮效应:莫让欲望毁了一生
文|千年飞山 生活中,你是否依赖于固有的思维模式和思考方式?你是否总因习惯去做出决策或行动? 其实,这些都是“棘轮效应”的表现。 这个心理学效应给我们最大的启示就是: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要学会节制自己的欲望,尤其是消费欲望。 发人深省的“棘轮效应”:人这一生,都在为欲望买单 听过一个故事,有个人特别爱吃水果,她在一日三餐中都要有水果,加餐也经常选择水果。 而且她喜欢的水果,往往是水果中的贵族,比如车厘子、牛油果、榴莲、荔枝等等。偶尔买了苹果、橙子、香蕉等普通水果,也要选择品质好的。 以前她收入高,负担小,基本上能够实现水果自由。 可是,这些年经济不景气,她的收入大大缩水,应付日常的开销已是力不从心,想要实现顿顿吃水果的愿望就比较难了。 为此,她十分苦恼,常常向身边人大吐苦水。 那些人听了她的话,都对她说:“不能吃就不吃呗,水果又不是必需品,只要饿不着就行了!” 但她听了直摇头:“那怎么可以,离开水果一天都不行!” 所以,她一边继续享受着水果的美味,一边又心疼花出去的钞票。 图片 这个故事,就是棘轮效应最好的体现! 也许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经历,之前吃着普通的食物、穿着朴素的衣服,也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妥。 可是,一旦过惯了锦衣玉食的生活,再回到之前的生活就会不适应了。 那么,棘轮效应究竟是什么呢? 这听起来有点机械感,其实它源自宋代政治家和文学家司马光写给儿子司马康的一封家书《训俭示康》中的著名论断——“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书中除了这一名言,他还提出了不少关于勤俭节约的警句,比如“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等。 司马光秉承清白家风,不喜奢侈浪费,倡导俭朴为美,他写此家书的目的,在于告诫儿子不可沾染纨绔之气,保持俭朴清廉的家庭传统。 图片 今天我们说的棘轮效应,就是这个道理的延伸。 棘轮,是一种机械构造中的单向齿轮,只能向一个方向转动,不能反向转动。 棘轮效应,又称“制轮效应”,顾名思义,指的是人的消费习惯一旦形成,就有不可逆性。 也就是说,消费习惯容易向上调整,但难于向下调整,尤其是在短期内。 比如,一个人如果长期习惯于高消费水平,当经济状况发生变化、消费水平需要下调时,往往会感到难以适应。 这种习惯效应,使得消费取决于相对收入,即相对于自己过去的高峰收入。消费者容易随收入的提高增加消费,但不易于收入降低而减少消费,导致收入和消费失调。 这种现象,通常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模式和思考方式,进而使人们做出惯常的决策或行动。 图片 实际上,棘轮效应是出于人的一种本性。人生而有欲,“饥而欲食,寒而欲暖”,这是人与生俱来的欲望。 有了欲望,自然就会千方百计地寻求满足。 不过,有需求、有追求是好事,但欲望是无止境的,人性有一个最大的弱点,就是贪心不足,得陇望蜀,好了还想更好。 这种贪念如果不加以遏制,到头来,就会把原有的也彻底失去。 有个家喻户晓的故事,一天,渔夫意外捕获了一条会说话的金鱼。 金鱼哀求,只要能将自己放生,就可以满足他的任何愿望。 渔夫很善良,不仅没有提任何要求,反而把金鱼放回了大海。 拖着空渔网回家后,他把这件事告诉了自己的老婆。于是,老太婆就逼迫渔夫向金鱼提出了一个又一个愿望。 从最初的一个新木盆,到大大的好房子,再到令人羡慕的贵妇人。 后来,老太婆越发得寸进尺,贪得无厌,甚至还想成为海上女霸王,并奴役金鱼。 金鱼得知后,再也没有给出回应,老太婆又重新回到了之前的贫苦生活。 图片 人的贪欲一旦形成后,就好比卡在棘齿中的棘轮一样,容易上调,却难以下调。 所以,我们千万不要以为棘轮效应只是对“吃吃喝喝”的影响,事实上,它不仅影响着你我的消费习惯,甚至还会左右一个国家的兴衰和存亡。 北宋时期,宋朝的军事实力非常羸弱,但经济实力却呈现出一种碾压姿态。 尽管每年都要向西夏提供“岁赐”,可在双方的边境贸易中依旧赚得盆满钵满,搞得整个西夏的经济系统濒临崩溃。 西夏的统治阶级认为这个问题必须要得到解决,便严令国内的人恢复胡人的服饰、礼节、生活习惯等。 然而,穿惯了绫罗绸缎,吃惯了茶水点心的贵族们,又怎么能轻易的穿回兽皮麻布,吃肉干干粮呢? 于是,政策与经济双重压力,成为了压垮西夏政治稳定的最后一根稻草。 图片 可以说,对于西夏的灭亡来说,作用于整个社会的棘轮效应,正是那只看不见的推手。 一个皇帝无节制的欲望会毁掉一个国家,一个领导的私欲同样会毁掉一个团体。 比如,有的贪官利用自己的职权大肆行贿受贿、挪用公款、滥用职权、徇私枉法等等,不仅损害了集体利益,也把自己送上了不归路。 欲望就是如此,一旦撕开一个裂口,就会无限扩张,让人身败名裂,甚至家破人亡。 一个人若是控制不住自己的欲望,便会带来一些可怕的后果,你的人生就会一步步地迈向深渊,直至彻底毁掉。 生活中,有的人贪吃喝,有的人好烟酒,有的人喜美色,有的人爱奢侈...... 如果自己有能力负担自己的欲望还好,但是偏偏有些人条件一般,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而四处借贷,最后债台高筑,走上绝路,真是可悲可怜! 图片 不可否认,有欲望是人之常情,适当地满足自己的欲望无可厚非,但若失去控制,则后果不堪设想。 所以,人生一辈子,唯有打破棘轮效应的牢笼,学会克制自己的欲望,我们才能在物欲横流的世界里,找到一片净土,过上幸福生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