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主题:瀑布效应:好好说话,避免麻烦
|
瀑布效应:好好说话,避免麻烦
千年飞山 发表在 荷韵轻香|散文 华声论坛 https://bbs.voc.com.cn/forum-5-1.html
瀑布效应:好好说话,避免麻烦
在人际交往中,我们经常会见到这样一种情形,与某人聊天,当我们正情绪高昂地向对方阐述自己的观点时,对方却突然没有缘由地生气了,或者是直接冷脸离开,闹得彼此不愉快,不知道究竟是哪里得罪了对方。 但其实,任何事情的发生,都是有原因的,没有人会无缘无故地突然发脾气。 所以,聊天对象突然表现出不满情绪的时候,很可能是因为我们无意之中所说的话,使得对方感觉不舒服。 因为世上有各种各样的人,而有些人是极其敏感的,他们很容易将一件小事看成大事,也很容易将别人说的每句话对号入座,认为是含沙射影指责自己。 这种现象,用心理学来解释,就是“瀑布效应”在起作用。 它的原意是指:在大自然中,瀑布的上流看上去总是风平浪静的,但在瀑布的下面,却是波涛汹涌,激起层层浪花。 将这个效应运用到人际关系中,可以得到这样的启示:你随便说出的一句话,自觉无伤大雅,却会让别人不高兴,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 有句古话说得好:“说者无心,听者有意”。 你或许只是无心之言,却可能对他人造成深远的影响,轻则引发不满,重则招致灾祸。 因此,在与人交往时,我们必须察言观色、谨慎言行,把握分寸、好好说话,以免让对方难堪,给自己带来麻烦。 有一个耳熟能详的故事,有人请客,看看约定的时间都要过了,可是还有一大半的客人没来。 于是,主人心里非常焦急,就随口说了一句:“怎么搞的,该来的客人还不来?” 那些比较敏感的客人听到了,就想:“该来的没来,那我们是不该来的了”,于是便悄悄地离开了。 过了一会,主人看到又走了几位客人,就更加着急了,又随口一说:“怎么这些不该走的客人,反倒走了呢?” 剩下的客人听到了,就想:“走了的是不该走的,那我们这些没走的才是应该走的”,于是又都离开了。 到最后,唯一一个和主人较好的客人目睹了这场尴尬的饭局,就对他说:“你说话前应该先考虑一下,否则说错了,就不容易收回来了。” 主人大叫冤枉,急忙解释说:“我并不是叫他们走啊!” 朋友听了非常生气,就回应:“不是叫他们走,那就是叫我走了”,说完,他也气呼呼地离开了。 有时候,明明只是无心的一句话,却会伤害到别人。轻则引起对方的反感,重则给自己带来悲剧。 网上曾流传着这样一张令人心惊肉跳的动图: 泰国一家超市,一位父亲看到儿子终日沉迷于电脑游戏,便大声呵斥儿子:天天什么忙都不帮,就知道玩游戏! 在看到自己的吼叫没有引起儿子的注意后,愤怒的父亲拿出手枪,怒不可遏的说道:有种你就别活了! 谁知,就在父亲转身的一瞬间,儿子真的扣动了扳机,等父亲回过神来,儿子已瘫倒在地上,没了生命体征。 好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你永远不知道自己无意间的一句话,会给对方带来怎样的伤害。 所以,好好说话,才有好的人际关系,才能避免麻烦,让自己的人生更加顺畅。 在生活的某个瞬间,一句不经意的评价、一个随意的玩笑,甚至一个不经心的问题,都可能让你重新审视自己,甚至改变你的行为和态度。 听过一个故事,小李是一名刚入职的职场新人,在一次团队会议中,他的上司无意中说了一句:“小李,你这个想法有点幼稚。” 这句话,让小李内心产生了巨大的波动! 他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担心同事们对他的看法,甚至在接下来的工作中变得畏首畏尾,生怕再出错。 这就是典型的瀑布效应,小李的内心敏感点被触动了,导致他的情绪和行为都发生了显著变化。 从瀑布效应的视角来看,领导的一言一行都会对下属产生深远的影响。 不经意间的一个行为,可能就会对员工或合作者产生持久的影响。 比如,在创业团队制定目标的过程中,通常期望成员能自由发表意见。 然而,某些领导可能因自信过强或偏爱某些员工,就仅仅让这些员工发表看法。 这对他们而言可能只是小事一桩,但对于那些未被邀请发言的人来说,却可能产生不满甚至自我怀疑。 未获得发言的员工可能会认为自己的能力不足,才没有受到领导的青睐。 这种心理影响将逐渐显现,导致他们在工作中变得消极自卑,从而对团队和公司的贡献逐渐减少。 因此,在日常的生活与工作中,我们必须小心谨慎,以免无心之语对他人造成心理创伤。 同时,我们也要警惕自己不受瀑布效应的侵扰,确保正常的生活与工作秩序。 会说话、说好话,是一门独特的艺术。从今往后,让我们认真掌握语言技巧,学会好好说话,避免瀑布效应带来困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