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主题:读书: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
|
读书: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
千年飞山 发表在 辣眼时评 华声论坛 https://bbs.voc.com.cn/forum-76-1.html
读书: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
又一年是4月23日,今天是“世界读书日”! 有人在网上提问:“我读过很多书,但后来大部分都忘记了,那读书的意义是什么呢?” 有一个回答让人印象深刻:“我记不起来小时候吃过的很多食物,但可以肯定的是,它们中的一部分已经长成我的骨骼和肌肉。” 在这个多样化、碎片化的时代,我们接触的东西太多了。 诚然,读过的书确实容易忘记,但我们却不能因此而否定读书无用,就不去阅读。 正如董卿所说:“我始终相信,我读过的所有书都不会白读。它总会在未来日子的某一个场合,帮助我表现得更出色,读书是可以给人以力量的,它更能给人快乐。” 深以为然,读书就像竹篮打水,虽然打不到水,但竹篮因多次受到清水的清洗,已焕然一新。 尽管清水从缝隙中流走了,表面上什么都没得到,可是在不知不觉中,人的心灵就像这竹篮一样已被净化的澄澈明亮。 当你以为读过的书已成过眼云烟,事实上,它们早已融入在你的气质里、谈吐里、思维里! 在很多人的思维里,认为读书是学生时代的事,走入社会,工作之后了还读什么书! 你是否也有这样的想法?如果有,那就大错特错了,注定不会有大出息! 因为在当今这个竞争激烈的时代,拼的就是8小时工作之外干什么,拼的就是有没有持续的学习力。 俗话说,“书到用时方恨少”,学习无止境,人这一辈子,做任何事情都要靠孜孜不倦地学习。 感悟生活需要读书,做好工作需要读书,对抗挫折需要读书,体验人生也需要读书! 有人可能会反驳,古人都说“人过三十不学艺”,上了年纪重头再来,为时已晚。 这句话的意思是,指人的年龄过了三十岁,再重新学习技艺就很难。 但“三十不学艺”,其实是有历史背景的,当时人的平均寿命可能只有40多年,不到50年。因此,人们认为到了30岁就不需要再学新东西了。 实际上,很多人也知道读书的重要,只是有些人觉得自己现在再读已经迟了。 这是一种错误的认知,因为读书的魅力,就在于它不受年龄的限制。 现在的时代已经发生了变化,读书不再受年龄的限制,无论何时开始,都不会太迟。 要知道,读书恰恰是最简便的,只要你愿意,任何时候都能够做到。 有很多人从小受到良好的引导和教育,一开始就建立起了读书的良好习惯。 也有一些人到50多岁才开始识字,60多岁开始写书,到70多岁的时候,竟然出了好几本书。 所以你会发现,读书从什么时候开始都不会晚。 “年轻的时候不好好读书,老了一定会后悔。” 小时候,父母是不是经常这样对你说?北宋的苏洵,就是一个例子。 苏洵年轻时不爱读书,十分痴迷旅行,想看尽天下“奇迹”。 《忆山送人五言七十八韵》中“少年喜奇迹,落拓鞍马间。纵目视天下,爱此宇宙宽”,就写出了他当时的心情。 后来,眼见同辈人都考中了科举,他下定决心要发愤读书。 这一年,苏洵已经27岁了。《三字经》里就有记载:“苏老泉,二十七。始发奋,读书籍”,经过十多年的闭门苦读,学业大进。 嘉佑元年,苏洵携子苏轼、苏辙到汴京,以22篇文章谒见欧阳修,受其赏识,由此名声大振。 后人因其二子苏轼、苏辙均以文学闻名,故称他为“老苏”,将他们父子三人合称为“三苏”,均列入唐宋八大家。 从落榜科考到名满天下,再到培育苏轼、苏辙两个儿子,成就“一门父子三词客”佳话,苏洵很好的诠释了什么时候想努力都不晚。 在我们身边,时常听到不少中老年人这样感叹道:“唉,现在的年轻人赶上了好时代,学习条件如此之好,能够提升自己,实现自己的人生之梦,我们算是老了,学习也没有用了。” 偶尔听到这样的感慨,似乎说得有点道理,但慢慢品味,却又不对味。 对于一个人来说,读书没有迟与晚,不管年龄多大,任何时候都可以。 而且,读书本来就是人活着的一种生存方式,谁抓住了读书,谁就赢得了人生。 看过姜淑梅老人的故事,她原本是一个文盲,60岁才开始认字,75岁学习写作,到了76岁就成为了一名畅销书作家,80岁出了四本书。 在“华文好书”颁奖典礼上,姜淑梅的新书《长脖子女人》,与作家迟子建、画家老树等人的作品,一起获得了评委会特别奖。 人生这场马拉松,拼的不是谁先开始,而是谁能笑到最后。 这世上,有少年得意的志在必得,也有老骥伏枥的志在千里。比起开始得晚,更耽误人的,是一直犹豫不决、畏缩不前。 在原地侃侃而谈,未必有成绩;但在途中全力以赴,一定会有收获。 所以,你不必担心自己起步晚、跑得慢,只要坚持下去,一定能跑出自己的精彩人生。 学习的另一个收获就是能够丰富自己,使生活过得更加多彩多姿。 曾看到这样一篇报道,有一名90岁的老人,他从80岁时学电脑,90岁开博客,每天骑自行车出门,活出了一个全新的自我。 一位90多岁的老人能有如此好学的精神状态,实在是令人敬佩! 这也给了我们一个启迪,什么时候学习都不嫌晚,只要努力,什么都能学得好、学得会,能够学有所乐、学有所成。 漫漫人生路,没有太晚的开始,只有过早的放弃。 一成不变和越过越好的人生,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对当下的态度,前者在感慨为时已晚的时候,后者正时刻准备着出发。 放弃的理由有很多,而坚持的理由只要热爱就够了。 所以,如果你想读书,不必担心自己没有时间读,也不用害怕自己读不懂。 只要拿起一本自己喜欢的书,与书里的文字对话,用阅读开阔视野,用书籍滋养心灵,日子自然就有滋有味。 当年华逐渐老去,如果你不想为年轻时未曾努力过而后悔,那么不要怕晚、不要嫌迟,立即行动起来,赶快重拾放下的书本吧! ![]() |